上海师范大学 - 《上海师大报》
29项 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再创佳绩
本报讯 日前,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公布。我校共有29项课题获准立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4项、青年项目14项,立项总数在上海高校中排名第5位,在全国师范大学中排名并列第5位,在全国所有申报单位中排名并列第30位。
今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继续采取适度限额申报的办法,最终4675项获得立项资助,比去年增加33项。其中重点项目371项,每项资助35万元;一般项目3177项,青年项目1127项,资助额度均为20万元。
我校立项数从学科分布来看,中国历史6项,中国文学5项,世界历史4项,社会学3项,法学和民族学各2项,哲学、外国文学、语言学、管理学、政治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体育学各1项。从学院和部门的分布来看,人文学院16项,哲学与法政学院5项,教育学院3项,学前教育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美术学院和体育学院各1项。
今年我校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有以下几个可喜之处。
一是立项数继续保持高位发展。今年我校立项数仅次于2017年的30项,创造历史第二好成绩,也是近5年来最好成绩,已连续6年高于25项。立项率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体现了我校强大的人文社科科研实力。
二是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显著提升。今年29项立项项目中,青年项目达14项,立项数在全国所有申报单位中排名并列第10位,在上海高校中仅次于上海交通大学,位居第二,立项数创造了我校青年项目立项的历史最好成绩,说明我校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和创新的生力军,展现了其在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是学科分布广泛,优势学科继续保持强势。今年立项学科达到13个,其中中国文学5项,与北京大学等10所高校并列全国第一;中国历史6项,仅次于南开大学7项,位居全国第二;世界历史4项,仅次于中山大学的5项,并列全国第二。这充分说明我校上述学科基础扎实、优势明显,在这些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我校今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再创佳绩,是学校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共同攻关、各项制度保障有力的结果。为做好此次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社科处认真分析国家项目申报的新形势、新动向和新要求,提早谋划、精心组织、统筹资源,分学科邀请相关专家与申报教师面对面互动交流,对申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各学院积极落实申报推进计划,督促教师申报,组织专家论证,努力提高申报质量。申报教师反复论证、多方求教,对申报书精细打磨、数易其稿,大大提高了申报项目的质量。
学校将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拓宽工作思路,挖掘内部潜力,进一步加强社科项目的申报组织力度,提高各类项目的申报质量和立项率,提升科研竞争力,不断推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社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