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我校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2022-10-21     浏览(227)     (0)




  本报讯(记者 喻玲 刘飘逸 通讯员 詹佳)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在云塘校区一办四会议室、处级干部在云塘校区一办九会议室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现场直播,各二级党组织分别在校内的169个分会场组织师生代表28000余人集中收看开幕会现场直播。
  大会开幕后,全体师生全神贯注聆听报告。开幕会结束后,师生们纷纷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热爱和对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无限喜悦。师生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高屋建瓴、鼓舞人心,使大家更加坚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决心。

  十年辉煌成就激发出砥砺奋进的壮志豪情

  新时代的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机活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校党委书记付宏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教育坚持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构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范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华民族更加豪迈,中国人民爱党爱国情怀更加深厚,中国青年更加自信!十年辉煌成就更加坚定我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
  校长曹一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教育面貌发生全局性变化。党的二十大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同时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广聚天下英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高校力量。
  “党的二十大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也对科技工作者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出了新要求。”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龙表示,交通运输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先导性作用。交通基础设施既要建设好,更要维护好。未来,我们应在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建养与智慧管养方面进一步下功夫,从交通大国走向交通强国,而且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科技工作者更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坚持“四个面向”,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校党委副书记刘建民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高校党员干部要坚持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守育人初心使命;要带头学习先进理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将报告精神落实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方琼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宣传思想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把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全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证,凝聚精神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走好新时代长征之路

  “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党同志的动员,为每一位行走在新时代长征之路上的奋斗者提供了精神引力与行动指南。
  政策研究与督查室主任肖寒表示,过去五年乃至新时代十年的成绩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的根本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人民政治家的重要性。“我深信,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所展示的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必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们何其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和谐稳定幸福的国度,感恩伟大的时代,更感恩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纪委办公室主任、监察处处长方文彬说:“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我一定更加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铸就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保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质;一定更加自觉强化担当精神,锻造极端负责的优良作风,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一定更加自觉吃苦奉献,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一定更加自觉严守底线,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切实履行好纪检人的职责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凸显了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张军辉表示,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应不负党的重托,立足本职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学院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学科实力、增强专业水平、加强条件保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亲眼见证新宁县枧杆山村“脱贫摘帽”,亲身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宏大实践,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宋刘斌在聆听报告中提到的“三件大事”时尤为激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这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我有幸曾参与脱贫攻坚这一伟大事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将积极发挥高校优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我将进一步深入学习二十大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把报告精神转化为关爱师生、服务师生、引领师生的实际行动,将基层党建工作与为民办实事紧密结合起来。”
  “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集结号,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宏伟蓝图已绘就,凝心聚力正当时。”食品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建辉表示,高校科技工作者要立足科技自立自强,遵循“四个面向”,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围绕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需求,勇于攻坚克难,甘于俯下身子,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砥砺前行,不懈努力。
  法学院党总支书记田兴洪表示,大会的胜利召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热切期盼的一件大事喜事。法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努力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信念坚定、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高素质法治专门人才,推动学院更快更好发展,为助力实现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助力学校决胜建成“百强”大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务处处长刘思强表示,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阵地,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根据新时代需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将一流专业建设作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突破口,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守正创新、努力实践,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招生就业处处长曹瑛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牢记嘱托,写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答卷,在实际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切实担负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

  “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让长理师生倍感振奋。新起点、新使命、新方向,教育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更加明晰。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晓烽表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应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念,把每一项工作干在实处,努力培养传承红色基因的“底色亮”人才。
  “报告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倍受鼓舞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研究生院副院长田上表示,将恪尽职守、努力工作,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报告指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作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我深深地为党和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感到自豪。”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吕松涛表示,接下来将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立足实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解决我国道路工程建管养过程中的“卡脖子”技术问题,以优异的成绩助推国家交通强国建设、助力学校一流学科的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唐文彬表示,在今后的教书育人实践中一定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辅导员彭琼英表示,作为中国共产党员,必须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立足辅导员岗位,我将坚持投身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大学建设,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结合工作实际创新载体、在工作实践中加强锻炼,向广大青年学子宣传好党的二十大精神。”

  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殷嘱托,令长理学子心潮澎湃、深受鼓舞。开幕会直播结束后,校党委书记付宏渊,副校长钱国平,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方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云塘校区行健轩3栋、5栋“一站式”学生社区,与学生代表围坐一桌,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亲切交谈。
  “这十年,我的家乡不再贫穷了!‘三件大事’,我亲历,我感动,我自豪!”“我必将把矢志报国的理想信念传承下去,报效祖国,回馈家乡!”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谭斌来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湖南益阳安化县,谈到脱贫攻坚让家乡人民过上了更好的生活,谭斌难掩心中激动。“在精准扶贫的指引下,我的家乡也摘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我才有机会来到长理求学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生熊萌补充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了科技人才的重要性,这令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表达了自己工程报国、专业许国的远大志向。“我将进一步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加快科技强国建设步伐,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杨琪毅报告了自身实践经历;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徐维平、特岗生谭茜表示将“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致力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争做湖南水利事业的优秀接班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生金锦荣则表示“将立足能源行业,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我想给大家介绍两枚徽章。”受到现场热烈气氛的感染,交通学院退役复学学生郭浩东掏出了两枚徽章。“第一枚是班长执行一次重要保卫任务时获得的一级警卫纪念章,在我退伍的前一天,班长把它送给了我,以此提醒我不忘初心。第二枚是我重返校园后结识的、退役复学的蒋利杨同志赠送给我的党徽,以勉励我继续前行。如今我已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投入到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的事业当中去。”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付圣莹参加了研究生理论宣讲团,她表示,“青年学子应当发挥思想引领‘轻骑兵’的作用,要以青年之声讲述党的故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的学生党员,我深受感动。”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党员张钰婷表示,作为当代青年,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