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银线入人间,思念扶摇九重天。——题记
前些日子还是那银色小船摇摇晃晃弯弯悬在天上,银色小船不重要,摇摇弯弯不重要,重要的是只在转眼间,那小船泛着银光勾勒出一轮圆月,又一度中秋。团圆之日,人皆欢喜,可于我而言,我只是一位漂泊在外的异乡之客,终究不是在自己生活了多年的避风港,多少会有些孤独之感。这可不是一般的孤独,是王维诗里的孤独、是无法团聚的孤独、是透着相思的孤独……还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呀!想想这是我第一次远离他乡度过的中秋,以往的中秋,家里热热闹闹的,大家聚在一起吃着各种馅儿的月饼,赏那由银色小船幻化出来的金色圆轮之月,欢声笑语回荡整个屋子,屋子不大,却也能装下这千言万语……
有相思寄明月,月有倦时落枝梢。自古离别多伤情,不曾想,相思更是伤情。纵观古今,离别之际是短暂的,而思念之情却是长绵的,他们说,别离时的痛,在于表皮,而相思时的疼,在于心中。相思经过时间的磨练,让下一次的团聚变得更有意义。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再真诚的态度终究也只会化作烟尘散于天际。苏轼外放做官,辗转七年,未曾能与弟弟苏辙团聚,面对一轮明月,乘酒兴正酣,辉笔写下《水调歌头》佳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成为人们用来表达对家人相思之情的千古佳句。又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虽表达多种情意,然在此刻我更钟情于那对友人诚恳的思念。不论是苏轼,还是李白,他们与友人的情谊没有被时间所击溃,相反他们会因离别而期待下一次的相聚,不经意间筑牢了彼此的情谊。古人如此,今人亦如此。想到这里,我心中的那份愁也便消散了些许。
时光似箭,一去不返,青春才几年,疫情就占了三年,今年的中秋我们因疫情原因没能踏上回家之路,转而在大学里度过第一个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的中秋,明明已经做好了别离的准备,可真到了时候还是压不住心中的思念。思念就如潮水汹涌,可低头,却是那“低头思故乡”的远客思乡之情。
明明世上只有一个月亮呐,可我认为学校的月亮并没有家里的那样圆,望着这轮圆月,我始终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于是我开始寻找。我找啊找,找啊找,不知何时走到了学校广场,许多同学都在这嬉闹玩耍,他们三三两两成群结对,吃月饼,赏美月,拍回忆照,像极了家里,带着甜言,透着欢喜。我也在一条长椅上坐了下来,望着他们,不知是这泛着星光的夜空施的魔法,还是被同学们的欢乐感染了,我逐渐失了神……突然我想到了什么,匆忙跑出广场,拼命往寝室跑去,可半路上又忘了什么,于是我放慢了脚步。路边的灯在缓缓倒退,影子被拉的修长,只看见走在路边的情侣互牵着对方的手,女孩手中拿着漂亮的灯花。“还是你在这里中秋之际陪着我啊”,我转身看向地上的影子心中喃喃自语。羡慕二字我已经说烂了,可仍旧鼻子一酸,再次向寝室跑去……
不知不觉,那千言万语好似化作了一滴眼泪,滴在我的书桌,烙下了印,我看着烙印,却也无法看清,我仔细看啊看呐,想啊想呐,可仍旧毫无头绪……“窗外孔明灯在飞哎!”不知从哪个寝室传出这一声,使我回了神,我晃了晃脑袋,望向窗外——没有看见孔明灯,也没有看见那轮圆月,只有那洒在窗边的月光,才发现它少了那份寒冷,多了一份温暖,暖在我的心头。
(作者系材料与化工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