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报

形成协同效应 增强育人合力

我校深入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程授课主体多元化教学工作

2022-06-30     浏览(77)     (0)

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程授课主体多元化教学工作,通过校党政班子成员集体走进课堂、思政教师领衔等方式,实现多主体密切合作、有效凝聚育人合力。同时,创新课程智能化考核方式,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书育人数字化、协同化效应。


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立德树人根本指引,深入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程授课主体多元化教学工作,加快“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创新,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联动全校党政干部、思政教师资源,进一步丰富思政课堂多维度和多样性,以知识讲授、价值塑造等方式持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厚植爱国情怀,全员一线教学

本学期,我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开齐、开足“形势与政策”课。为组建教学队伍、规范教学管理、保障教学质量,学校党委2次召开专题会议,专门研究“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全体校领导、党务干部、二级学院党总支负责人、组织员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等74人组成了专兼职任课教师队伍,覆盖教学班级150个、累计教学课时1200个。

校党政班子成员集体走进课堂,围绕当前热点结合高校实际,为同学们讲授一堂堂鲜活生动的思政课。党委书记谢列卫以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任务为主题,和同学们一起展望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帮助学生理解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政策制度和实践举措,鼓励广大青年学子勇当奋斗者和践行者,投身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伟大征程。校长温正胞回顾了辛亥革命以来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为学生讲解“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共创祖国统一伟业”专题课程,“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两岸交流合作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其他党政班子领导也分别就百年党史、数字经济、碳达峰碳中和、世界经济等主题做了精彩的阐释,赢得了学生的广泛共鸣。

思政教师领衔,汇聚育人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和教育引导综合性,上好这堂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也是助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队伍作为中坚力量,高度重视课程备课和课堂教学,认真做好“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各项工作,抓好课程内容设计、统筹教育教学全过程管理。通过集体备课,准确定位课程性质和目标任务,精心设计教学要点和教学内容,认真撰写教案、制作课件、组织说课。通过定期召开“形势与政策”课专题研讨会,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为实现多主体密切合作、有效凝聚育人合力,学校创新课程智能化考核方式,全体“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通过互相听课研讨、线上考评等形式,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书育人数字化、协同化效应,效果较好。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太胜表示,“形势与政策”课程“授课主体多元化”模式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成功探索,充分体现授课内容选择针对性、教学方法科学性、教学评价个性化的优势特色,“更好地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