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报

学前教育学院定向生解锁“多导师协同培养”幸福模式

2022-06-30     浏览(264)     (0)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定向生沈欣瑶、陈馨蕾前往杭师大附属仓前实验幼儿园乾仓园区拜见实践导师夏琴园长,参加项目化教学研讨会。该项目旨在培养一批能快速成长为教学、管理骨干的毕业生,让同学们在乡村优质教育服务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近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2021级定向生沈欣瑶、陈馨蕾前往杭师大附属仓前实验幼儿园乾仓园区,拜见了自己的实践导师夏琴园长。这是两位同学加入“未来骨干型”农村幼儿教师培养项目后,与结对导师的首次见面交流。

夏琴热情接待了两位“弟子”,关切询问了她们的家庭、学习、思想等情况,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鼓励同学们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朝着“未来骨干型”农村幼儿教师努力。“后续实践培养的观摩、跟岗、研讨等活动,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更快更好成长。”夏琴还给两位弟子布置了“回家作业”:写一份目标清晰、举措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当天的见面会后,两人还参加了由杭师大王凯教授主持点评的仓前幼儿园项目化教学研讨会。能跟着杭师大研究生导师夏琴学习,旁听“大咖”们的学术交流,沈欣瑶很是兴奋:“感谢学校提供这么好的平台,让我们享受到了‘研究生’的待遇。”

和沈欣瑶、陈馨蕾一样成为“未来骨干型”农村幼儿教师培养对象的共有80名同学。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洪新军介绍说,这个培养项目覆盖了在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全体定向生,自去年申报为省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以来,已经与本校和钱塘春晓、仓前、象山等12家幼儿园的近百名导师结对成功。

“每位同学将同时拥有两名或者两名以上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和指导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指导,传授能力所长。”项目主持人、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李丰意介绍,导师们来自学校、结对的教师发展学校和“名师工作室”,导师团队相互协作分工,实现综合能力与专项能力相结合、集体指导与个体指导相统一、前序教学与后序教学相衔接的培养模式。

“让学生从大一进校就接受校、园‘多导师协同’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幼师工作的认知,增进她们与新时代农村幼儿园的感情。”李丰意说,这也是学院探索政校园三方协同育人、推动城乡幼教共富的创新举措。“通过系统性、专门性、针对性教学,培养一批能快速成长为教学、管理骨干的毕业生,让同学们在乡村优质教育服务中发挥更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