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理工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报》

让鲜红党旗高高飘扬在立德树人一线阵地———记“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系教师党支部

2022-06-15     浏览(128)     (0)




  近日,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系教师党支部获得“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化学系教师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校院两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学校“培养杰出人才、打造国之重器”的初心使命,践行“国之所需、吾志所向”的学院精神,提高站位、改革创新、推动发展、扎根育人,推动党支部自身建设、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凝聚起强大的发展合力。党支部连续五年考核评价结果为“优秀”,曾获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最佳党日活动奖等荣誉,并入选校“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对象。
  强化政治建设,让党建引领走在前面在校院两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化学系教师党支部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支部建设首位,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夯实党支部工作基础,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党支部严格落实党政共同负责制要求,充分发挥好党支部在人才引进、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重大事项中的政治把关作用。为进一步提升组织力,党支部坚持明确“政治组织”的本质属性,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不断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党支部重视“三会一课”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严肃认真开展组织生活,在南京解放70周年之际,党支部携手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主题党日活动”获评2019年校最佳党日活动。
  党支部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推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基础教学中不断显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党支部克服一切困难,不停课、不停教,认真做好线上教学工作,学生成绩稳中有升。在支部书记张树鹏“严守党纪控疫情,同频共振克时艰”微党课的影响下,支部党员主动加入学校“兰杉先锋突击队”,积极参与校园执勤等工作,让党旗飘扬在一线、堡垒筑牢在一线,为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1人被评为“兰杉先锋突击队优秀队员”。
  推动改革创新,让工作标准牢树里面为破除制约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壁垒,化学系教师党支部坚持标准化建设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让支部工作标准牢树在每名党员心里,并结合校史校风进一步细化落实,通过特色活动牢树育人初心。
  支部党员克服教学科研压力,组织开展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等,制定主题党日活动计划,组织丰富多彩的党员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活动。2021年,党支部邀请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肖正刚探讨军工精神育人的具体路径。在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开展“师生共忆光辉党史,凝聚力量奋勇前行”主题党日活动。
  为形成优质党课资源,党支部还制定了优秀党课培育计划。支部委员胡伟总结工作经验制作的“高校基层党务工作实践与探索”课程入选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课程资源库,用于全国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培训,提升了党支部在全国高校的影响力。
  践行融合发展,让带头作用落到下面党支部不断锐意创新,坚持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融合发展的理念,建强班子、带好队伍,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支部全体党员以王泽山院士“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精神为引领,扎根教学一线,承担全校基础化学课程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在新时代课程思政、文化育人、科研育人等工作中绽放化学系党员的智慧与光热。
  当前,支部形成了“老中青”三代构成的梯度教师队伍。支部党员在工作上互相鼓励、支持,在思想上互相融合、交流,圆满完成了教学和科研任务,为学校、学院中心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和支撑,结出累累硕果。
  作为南京理工大学“1+5+N”学科建设规划的重要支撑,化学系从基础教学的角度促进了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第1、A+)和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全国第9、A-)的快速发展。
  支部党员立足教学及科研学术前沿。党员带头多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及校级一流课程;应用化学专业获批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多位教师在国家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江苏省青年教师教学讲课比赛、微课竞赛,教学创新大赛等获得特等、一等及二等奖;主持省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近两年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54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授权12项,参与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0余项……坚持扎根育人,让军工精神辐射外面化学系教师党支部树立“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党支部工作质量的根本标准”这一基本理念,落实学校《关于推进“党建标杆管理”全覆盖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推广实施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四点三全”工作法的通知》要求,以“做合格党员,建合格支部,出一流业绩,创一流单位”为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国之所需、吾志所向”学院精神的指引下,支部以“军工精神育人”为主题开展党建与军工人才培养融合探索,开展“在中国大地扎根奉献、向建党百年实干献礼”活动,发挥军工精神引领辐射作用。在军工精神引领下,所指导学生获评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大赛二等奖、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联盟实验竞赛特等奖、江苏省大学生颗粒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等荣誉。
  支部指导的“大匠铸器,强国铸魂———用三个‘一百’传承军工精神”项目在2021年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赛道中获得全国特等奖,支部主持的“以军工文化与课程思政融合模式为目标导向,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研究”2021年立项为江苏省教改课题。
  化学系培养的学生,积极参与汝阳扶贫攻坚、“情系云鹤”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巩固疫情战果、助力复工复产”调研团获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近年毕业的学生中,60余人进入兵器、航天等国防院所,6人进入高校任教,在志愿服务和保军报国中绽放青春风采。
  未来,化学系教师党支部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国之所需、吾志所向”的学院精神融入党支部工作全环节,坚持党建与人才培养工作双融双促,强化基础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以“争创三个标杆、抓牢一项任务”为目标,推动“军工精神育人任务”落地见效,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力量。(张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