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9月9日,由我校承办的陕西省中药资源普查第二批34县验收工作会议在咸阳市举行。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与产业发展处二级调研员乌欣,我校副校长杨晓航、科技处处长孙静、药学院院长唐于平出席验收会。会议由唐于平主持。
本次会议特邀验收专家有: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陈随清教授、山西中医药大学刘根喜教授、西北大学赵桂仿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跃进教授和我校计财处处长赵利琴。
乌欣指出,中药资源普查是从源头上保护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项目。他强调,通过资源普查,对打造大宗道地、区域特色“秦药”品牌,倡导“一县一品”种植(养殖)模式,推广使用先进农业技术和中药材种植(养殖)技术规范,加强道地药材提纯复壮及优良品种选育推广,提高陕西药源基地建设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杨晓航在致辞中强调,我校自承担陕西省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指导工作以来,顺利完成了36县试点普查工作,先后启动三批71个县的普查工作,实现了全省107个县区全覆盖,2021年已完成了第一批24县普查验收工作。
陕西省中药资源普查第二批34县各普查队队长汇报了资源普查任务完成情况,详细介绍了各县普查组织管理、普查方案实施情况,对收集到的腊叶标本、栽培药材、种质资源、市场调查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会的各县普查队长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交流,专家们就34县的中药资源普查验收存在问题进行了解答。验收专家组表示,陕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抓得实、成效高,希望个别普查队能进一步完善材料,总结成绩,使普查成果落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
唐于平在总结中表示,期望各普查队以本次验收会为契机,按照国家局和省局要求,认真分析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总结工作经验,圆满完成陕西省中药资源普查任务。
中药资源普查第二批34县普查队负责人与技术骨干、校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中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张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