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高校如何主动应对,做好专业建设,开展好新工科背景下交叉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材化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以实际行动回答好时代之问。
作为材化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于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充分发挥一流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以“合作—交叉—共享”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石,不断深化“产教-科教”双融合,在带动专业建设的同时,也为新工科背景下交叉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谱写新篇章。
深化产教协同融合,实现高水平开放合作。材化学院非常重视企业的力量,通过产教融合,为培养具备核心素养和过硬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提供可靠的保障。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主力,学院通过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同时,学院立足区域经济,紧密联系地方大型化工企业,推动形成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通过共建师资队伍、共研人才培养、共建共享实践基地、共行技术开发等方式,深入推进育人方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的改革。此外,为进一步深入建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院已与宁波石化区和大榭开发区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同时立足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需求开发相应的合作课程,其中,现代化工设计课程群教学团队荣获全国石油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的称号。
坚持科教融合育人,聚焦创新人才培育。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长期致力于构建以科教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创业体系。以学生科研助手制度为抓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项目全面参与机制,引导更多学生参与行业龙头企业的项目研究。与此同时,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始终秉持以赛促学的理念,将科教融合理念贯穿于学科竞赛全过程,培养专业学生更为持久的创新创业能力。近年来,该专业学生在全国化工设计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挑战杯”等重量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
推动多种学科交叉,立足行业未来发展。瞄准产业用人需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制定标准紧跟石化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并践行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打造新的学术增长点。如在课程安排和实践教学环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动打破专业壁垒,与相邻专业的相关专业知识相融合,不仅在日常教学内容中注意增加部分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同时实施跨专业开课制度,逐步拓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边界,让学生拥有跨专业的学术视野,提高了人才质量,弥补了传统学科在就业上的局限。
(楼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