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带走了许多,改变了许多,但始终不变的是潍医学子心中的那一份坚定,那一份初心。宋康乐说,十二分的目标,也许只能发挥十分的力,得到八分结果。可是一旦做出选择就要坚持走下去。以晨曦沐朝阳,凭微风助暮霭,他也在前行的道路上愈发努力,愈发坚定。
进入大学后的宋康乐知足上进,善于将别人的亮点当作鞭策自身的动力,他抱着成长和改变的心态去慢慢提升、充实自己,进而在大学生活中谱写出自己的青春华章。在担任班长期间,更是积极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多次举行团建活动,还自主设计班服,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情谊。身为班长的他,不仅是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梁,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更不负职责所系,督促同学们认真学习,分配任务,使班委远离倦怠,互相成长。他在班长一职中慢慢变得不急不躁,从不气馁,并能冷静地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与矛盾,将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学习上,宋康乐更是获得过校一等优秀学生奖学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在日常生活就十分注重积累,一点一滴累筑通往理想的云梯。他认为,学习并非单纯的背诵,而是平时的理解、考前的质变。他清楚自己的短板,但他有足够的耐心和韧劲。世上本没有什么捷径,唯一高效快速的方法就是脚踏实地,努力去做。他会在每一份的经验中去真正的理解、消化,构建出每一个知识点的框架与思路,以任意一点知识展开篇章,得到属于自己的收获。在接近考试时,又会及时改变策略,以脑海中的记忆来进行回顾,把握每一份机会,将每一点知识牢牢掌握,继而以更加的努力和热爱,开始下一次更好的出发。
宋康乐认为,创新的根基始终在于牢固的基础知识,在牢固的基础知识上进行突破、拓展、创新。学习以外,他也会善于去发现,静心反思,汇聚总结,在每一点细节中探索。他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并在第二届大学生《细胞生物学》创意课堂大赛中担任剧本编辑工作,将课本上晦涩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剧本中生动有趣的台词,发挥着属于自己的能力,挥洒着属于青春的色彩。在这次活动中,他连续斩获三个奖项,以汗水收获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功。
在课外生活中,宋康乐积极在各个方面发散青春的活力。空闲之余,他常常去进行打篮球等体育活动。他说,这不仅仅是一种压力的释放,更是一种锻炼、一种热爱、一种生活。他也会去书海中漫游,从书中体验各式各样的人生。他说,开卷有益,每一本书都凝聚着作者的思想精华、作者的人生,慢慢回味,必定会有些感悟。
对于社会实践活动,他也未落下。在陪伴颐和园老人的过程中,他始终将自身融入其中,去体验,去感受;下象棋、包饺子,打扫卫生,他赋予这些再普通不过的活动以非同寻常的含义。他在实践中品味社会百态,体验人间真情。他怀着感恩之心去珍惜当下所拥有。他积极参与儿童陪伴活动。面对内向腼腆的孩子,他耐心地去解开孩子的内心芥蒂,真诚地去感受他们的生活。在一个学期的关怀活动中,他与儿童间的关系也从最初的陌生到后来的互相了解、相互认可。即便在活动结束后,日常那些温馨的点点滴滴也使得他们之间依然保持着那份情谊与联系。
新冠疫情的出现,更让他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临床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他参加“青春你我,与爱同行”“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在线下采访中,了解人们对于疫情的态度以及疫情带来的生活改变;在线上分享中,他聆听青年志愿者们防疫期间的志愿活动;在线下宣讲中,他向中小学生们讲述抗击疫情的英雄们和他们的感人故事,传达爱与责任,引导学生们树立服务与奉献精神。他一直做热衷于社会公益的志愿者,让志愿服务变成他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分。
时间有多么宝贵,只有珍惜的人知道。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手持织梦明灯,跨越道道鸿沟。四年的大学生活,宋康乐的内心比从前更加波澜壮阔,勇气凝聚于心。时间与梦想皆不可负,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 未来可期。
(李沅恒 陈 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