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南大学 - 《中南大学报》

何以为师

作者:□湘雅三医院高凯    
2022-09-15     浏览(72)     (0)

本文描述了李小荣教授作为普外科医生、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形象,他以身作则,严谨、严格、敬业,对病人和学生的关心和负责,成为作者心中的好老师。作者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像李老师一样的人。


       昌黎先生曾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在每个人心里也都有那么一位影响至深的老师,指引着自己进步前行,我心里也有这样一位以身作则的好老师——李小荣教授。
       李老师从事普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已近30年,我拜入李老师门下也已有10余年,从当初指导我学业,到现在指导我工作,老师除了两鬓添了些霜发,其他好像都没什么改变。老师每天依旧是查房、做手术、上课、批改论文、阅读文献……我很好奇,为什么老师现在还一直如此忙碌?
       周一晚上是我们研究生科研组会时间,每个研究生或是汇报近期科研进展情况,或是分享近期文献阅读心得。李老师坐在台下,看着学生汇报工作,时而低头翻翻自己的笔记,时而看看学生的实验进展。学生一个个汇报,老师就一个个评,谁的进度如何,谁该改进哪里,他都了如指掌。每个学生的工作都审核讨论过一遍以后,时间将近12点了。开完会,老师回到办公室,坐在那低着头揉按着眼角,稍稍休息后又打开电脑查看次日手术病人的检查结果。我忍不住探头向老师问出了那个我疑惑很久的问题。李老师抬头看了看我,声音略带沙哑地道:“因为这是医学,因为我是老师。”
       是的,因为是医学,所以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了解这个不断发展的科学,才能让科学成果得到普及;因为是医学,所以要严谨,每次面对的抉择对象都是生命,没有一次能浪费的机会;因为是医学,所以要严格,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所有学生的实验结果都必须真实可靠。因为是老师,“教不严,师之惰”,所以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因为是老师,所以要闻道先于学生,学生要学的是尚未掌握的东西,而需要老师先去学会。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何为“为人师表”。
       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但是长沙的二十四小时我们都见过。夜班三更,当人们都已沉入梦乡的时候,医院机器人手术间里仍是灯火通明,一个个身影正各司其职地忙碌着。其中一个身影,坐在机器人操作平台处,一边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手术,一边耐心地讲解着每一步的手术要点。因为一天的劳累,李老师的背已不再那么挺直,但紧盯着屏幕的略带血丝的眼睛中却看不出丝毫的不耐烦,操纵机器的双手愈显沉稳。“这里在淋巴结清扫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在左结肠动脉分叉处远端夹闭切断血管。“Riolan弓是我们这个手术吻合口血供的重要来源,保留左结肠动脉来保持此血管弓的完整性,尽量避免术后吻合口瘘出现……”就这样,一步步操作演示,一点点细致的讲解,一场手术就是一节课。手术做完,天已微明,老师嘱咐好转运病人的注意事项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就躺在了手术休息室的沙发上。我把病人送回病房安置好,准备去休息的时候,李老师又一个电话打了过来,“病人现在情况怎么样?引流袋引流怎么样?”虽然刚刚安置好病人,查看一切情况都良好,但我知道李老师要的不是病人情况都还可以这种模糊的回答,于是立马回到病人床前,将病人的生命体征数值以及每个引流袋的具体情况汇报过去。李老师这才放心道:“跟家属、值班的医生及护士交代好,密切注意患者的情况,有任何问题,随时向我汇报!”此时,距离交班查房不过两小时。朦胧中被护士喊醒“快起来,主任已经在看病人了”,我急忙起床,穿上白大褂就往病房跑去,刚进门就看见李老师正俯身听诊,然后又仔细查看了每个引流袋的情况,向病人及家属道:“手术很成功嘞,好好恢复,有问题,及时向我们反馈!”出了病房,他向我交代:“这个病人术前有吸烟史,要密切关注呼吸情况,注意化痰,提防肺部感染,其余情况都蛮好,都辛苦了。”最辛苦的应该是您吧,我的李老师,等会您还得去门诊。当他查完房走出病房门的那一刻,留给病人和学生的永远是神采奕奕的背影。
       “身为医生,我要对得起信任我的病患,要用我的能力去帮他们解除病痛,这是我选择学医的初衷。身为老师,我要对得起选择我的学生,要把我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我不求你们能像杨时程门立雪那般,但我想让我教的每个学生走出去都能独当一面,想让我的学生他日身为人师时可以正确引导他的学生,想让我的学生不后悔曾有我这么一位老师。”这是李老师在每届学生毕业的时候告诉大家的话。
       身着白衣,虽不是天使,却也救死扶伤;三尺讲台,虽不是圣贤,却也桃李满园。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您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