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只用山羊皮做成的药箱,箱面上“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保卫边区和油厂”的字迹豁然醒目。它和延长石油又有怎样的关联呢?
1947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集中兵力重点进犯陕甘宁解放区,企图包围歼灭陕北解放军,占领延安以及整个边区。根据边区政府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将延长石油厂更名为“兵工十三厂”,成立工人支队,迅速做好石油物资转移和部署,同时坚壁石油厂设备,保护好石油厂。军令如山,延长石油厂职工挺身而出,一部分职工撤退到后方参加晋绥兵工厂的军工生产,一部分职工组成工人支队,保护石油厂,配合解放军打游击。工人支队选择延川老庄河作为坚壁石油物资的基地,把钻井、采油、炼油和机修的主要设备,还有库房里存放的汽油、煤油和蜡烛转移到老庄河一带掩埋。库存的一些布匹,则转移到延川田家川一带隐藏。一些实在笨重难以转移的机器,工人支队便就地掩埋,绝不让敌人发现破坏。在硝烟弥漫的陕北大地,工人支队怀着“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保卫边区和油厂”的坚定决心,与延安支队、红罗支队、延长县游击队互相支持,自制地雷、大刀长矛,转战陕北黄土高原,英勇杀敌,宣传群众,团结群众,牵制敌人,保卫石油厂。
蟠龙战役中,工人支队迂回参加抬担架,打掩护,打扫战场,装备自己。延长县刘家河一战,工人支队巧用计谋,击毙了一名敌排长;茶壶子塬一战,神出鬼没,令敌人闻风丧胆,不敢进犯石油厂半步。
战争迫使延长石油厂由生产支前转入直接战斗,又由直接战斗转入恢复生产,工人拿起枪是打仗的英雄,操起工具是生产能手。在艰难曲折的前行道路上,在枪林弹雨的洗礼中,经受住了血与火的淬炼。
“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保卫边区和油厂”,铿锵誓言彰显了工人支队的铮铮铁骨。这只再简陋不过的箱子,即是工人支队用来携带止血绷带和治疗枪伤药品的“救命箱”,又是跟随工人支队转战陕北黄土高原、守护工人支队生命的忠诚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