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报》
【人在旅途】人事风情画,山清水秀村
——《山乡巨变》与清溪村之行
作者:文新学院 刘虹卓
“清幽曲径上名山,绿树丛中忆旧庵。志水长流滋万物,谢林港畔耐人看。”这是周立波老人生前吟诵家乡清溪村山水的诗句。清溪村,位于湖南益阳市区向南,是《山乡巨变》里“离城二十来里的丘陵乡”的原型村,也是作家周立波的家乡。
书中的清溪村:人事风情画《山乡巨变》就是周立波写的“独属于益阳的《边城》”。小说通过农业合作化这一主线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乡村生活画卷。虽说是写农村合作化的小说,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但真正读进去之后,打动人心的正是乡村土地那些美好的风景与人情,乡民们勤劳质朴、互帮互助,一起做活时嬉笑打闹,虽然难免会有些小摩擦,但也抵挡不住困难时帮你一把……乡村的人是鲜活的。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人物变得丰满,在这本书中,他们并不是纯粹的伟大,也不是单纯的可恶,他们只是这个时代的小人物而已,他们有努力有奋斗,他们也有困惑有迷茫。就像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肯干、一心为公的干部党员:邓秀梅,李月辉。邓秀梅因为工作,与新婚的丈夫分隔两地,就算在邓秀梅的五页情书里,也大多是谈工作,只有四行谈了她对丈夫的相思之情。而李月辉作为清溪乡党支部书记,工作一直都很认真和负责,对人总是将心比心,被人说成“婆婆子”,他也不放在心上。
乡村的情也是质朴的。就如洪水来临时大家对刘雨生的关注,庆元吞毒药时乡民们的帮助,这些都展现了理想状态下乡村农民的淳朴。即使是下乡推动合作化的干部,也会有普通人的情感,譬如邓秀梅读信的情节,可以看出作为女干部,她的内心也有对感情的那一份柔软和甜蜜。读到最后,又被刘雨生结婚办婚礼时乡民们浓浓的乡情所抚慰。
这本书作为经典的红色小说,吸引我的或许不是那一段热火朝天的历史,而是慢慢遗失的新翻的稻泥的清香,雨后秀拔的稻苗,鸡犬相闻,家长里短……眼中的清溪村:山清水秀村在体会到周立波笔下清溪村山乡巨变之余,我也去感受了那山乡之美。2022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我来到了清溪村。
迎着骄阳,绕村而行。十里荷塘,田垄相连,硕大的莲叶如盘如盖,层层叠叠,荡碧飞绿。村路,像一条飘带,蜿蜒着穿冲过坳,绕村而过。路两边的节能灯柱以挺拔的姿态,迎送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沿着村路向前走,山边、溪畔,可见村里近年来陆续兴建的各类基础设施,如清溪画廊、清溪书舍、清溪剧院、立波小街、立波广场、荷塘栈道,它们点缀着青山绿水。现在的谢林港镇,隶属于益阳高新区,处处绿树红花,马路纵横,工厂林立。隶属于谢林港镇的清溪村,则是高新区一颗耀眼的绿色明珠。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还采访到了清溪村党总支书记贺志昂,他介绍道,清溪村全村人口2337人,2017年就已经实现整村脱贫。现在,村里已形成了特色种植、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民俗、近郊劳务等五大产业。2020年,村集体资产已达20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3.8万元,全体村民的养老保险都由村上统一购买。目前,全村上下正一股劲投入到乡村振兴的热潮中。
稻田翻金浪,莲藕满池塘。浅水翻鱼跃,山林飘果香。设施现代化,居住小洋房。路灯太阳能,大道近门庭。这是如今的清溪村,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