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通大学 - 《南通大学校报》

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服务研究生青年成长成才

作者:陆俊杰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    
2022-05-16     浏览(85)     (0)

研究生教育如何回答时代赋予的重大命题,关键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构建高质量研究生培养体系,全力服务研究生青年成长成才。我谈三点体会:

一、坚持立德铸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温度。总书记强调,要从政治上着眼、从思想上入手、从青年特点出发,帮助他们早立志、立大志。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新我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着力点主要是加强研究生思政课建设。通过建立探究式教学为核心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推行思政课程专题化教学和“云端课程思政”,构建研究生思政多场景实践共育机制。开展“硕博生进基层”社会实践、推行“田野上的思政课堂”,让研究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青春挥洒在服务社会间。

二、坚持创新引领,研究生培养过程更有深度。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人才培养自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关键在于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能力建设为目标,推进研究生教育科教、产教融合。依托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强化研究生系统科研训练,统筹高水平学科、师资等资源,引导研究生瞄准产业 “真问题”,开展学术“真研究”;强化联合培养,通过产业教授和优质基地,落实“双导师制”,以项目为支撑,全链条指导研究生,构筑以研究生为主体、学校和基地为抓手的“一体两翼”联合培养工作格局。

三、坚持质量为本,研究生教育改革更有力度。习近平在考察时强调“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重点”。总书记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于我校而言,是始终将“提高质量”作为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主题,面向区域、产业,在制度、学位点、招生、培养和学位等关键领域深化改革,构建全方位的质量体系:在制度完善上下好先手棋,修订研究生教育管理文件,优化制度的质量控制要素;在优化布局上动脑筋,主动适应地方发展战略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严进、严管、严出”环节上下功夫,全面构建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真正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