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报》

【记者观察】你好,长理人!

2022-09-11     浏览(126)     (0)


  8月27日,我校两校区迎来2022级新生。多样的迎新活动、周到细致的一站式志愿服务,带领新生开启美好的大学新征程。

  新面孔带来新活力

  “感觉宿舍条件怎么样?”
  “特别好!”
  27日,在新建成的学生宿舍敏行轩2栋,检查学校迎新工作的校党委书记付宏渊亲切看望了来自云南普洱的食品学院新生陈柏臣。付宏渊勉励陈柏臣主动转换角色,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珍惜学校提供的良好学习生活环境,发愤图强,成才报国。陈柏臣连连点头:“一定谨记付书记的教诲!不负时光,不负青春!”
  和陈柏臣一样怀揣对未来美好憧憬踏入校园的新生还有很多。电气学院的陈国强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今年长理入学年纪最小的研究生之一,他得到了老师们和学长学姐和老师们的贴心照顾。他之所以选择来长理读研,就是因为被长理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所吸引。“年轻也许意味着欠缺经验,但是年轻也意味着热情和活力,我相信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克服各种困难,实现人生价值。”
  “学校干净整洁,绿树秋风让整个人都很精神,让我对长理有一见钟情的感觉,我想在这好好深造,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并丰富学习生活!”教学楼前的林荫大道上,来自物电学院的新生刘煌也激动地表达了他对崭新校园生活的向往。

  新起点展现新担当

  开学前期,部分地区疫情形势仍较为复杂。为保障2022年秋季开学工作平稳顺利进行,确保师生员工健康安全,学校在疫情防控方面下了一番“苦功夫”:两个校区的校门各设置4台体温测试仪,进校门需扫场所码、消毒;要求学生每天在手机软件上及时、如实填报健康状况,返校前十天进行连续自我健康状况检测,及时核酸复查,做到“三天两检,应检尽检”,不漏一人;对于家在中高风险地区暂不能返校的同学,学校送上关心与关爱,做好安抚和疏导工作,督促他们按时参加线上学习……入学的第一天,外语学院的新生彭灿就感受到了长理的人情味。由于堵车,她实际到校的时间比她预想的时间要晚许多。她的迎新志愿者学姐刘嘉琪在大热天里,耐心在校门口等了她一个多小时,又细心地带领她报到入住、参观校园。“不论是室友还是学长学姐、老师,都是和善可亲的。长理就像家一样。”
  从校外到校内,各个迎新点有序衔接,连点成线。校外迎新点包括长沙火车站和地铁站,火车站上午、下午和晚上安排三班人员,24小时全天在线,轮班教师、学生齐驻守,负责学生咨询、家长接待、到校路线引导并帮忙把行李搬运到地铁站。
  入校后,各学院迎新点接手新生接待任务,有条不紊地一边清收入学通知书、学籍档案、照片等学生资料,一边安排住宿、分发校园卡等。学院的迎新易拉宝和签名展板各有新意,又有诚意,让新生感到满满归属感。
  “停车请前往停车场!”金盆岭校区的保安彭木华和他的同事们顶着烈日,在西苑和东苑宿舍周边指挥交通。西苑和东苑宿舍新老生人流量大、车流量大,且地形比较复杂,容易堵塞。开学迎新期间,学校保卫处特别增调人手,原本负责值夜班的保安白天被分配在宿舍周边指挥车辆来往。除此之外,路口还特设了标有“新生报到停车场”的立牌,坡前还设置了障碍物标示车辆禁入,有效地隔开了车行区和人行区。“第一天上午最拥堵,站在大太阳底下扯着嗓子喊。后面就更游刃有余,也更有秩序了。”

  新环境盈满新欢喜

  从火车站到地铁出口再到校门口,从各学院迎新点到食堂再到宿舍楼下,处处都有长理迎新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为初踏大学校园的新生提供了温暖及时的服务,得到如潮好评,也让愉悦的气氛盈满校园。
  交通学院肖敏强老师是坚守在火车站迎新一线中的一员。中午的太阳曝晒、近40度的高温没有磨灭她和志愿者们的热情与耐心,不论是长理新生还是其他的旅客来咨询,他们都会详细地解答。“志愿者们代表的不仅是自己,他们体现了长理青年的认真负责、热心助人的风范和不怕吃苦的品质。”
  而在送温暖的“比拼”中,各学院也纷纷“花样百出”,不仅精心设计了多样迎新展板、打卡背景板表达对新生的欢迎,还更加完善了报到手续,让新生报到更方便、更快捷。国际工学院志愿者周雨州全程热心地为学院新生处理报到手续,指引他们入住和领军训服。迎新志愿工作让他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也让他想起刚入学的自己。“希望学弟学妹们好好享受校园生活,拥有一段意义非凡的大学时光。”
  学校后勤也为新生们送上了贴心见面礼。在金盆岭校区的西苑食堂里,食味坊快餐店推出了一荤两素8元的惠生套餐。经管学院的本科新生喻滋惠得知后惊喜不已,“店里可选的菜品很多,而且量也很大,味道也不错,这样的价格非常实惠,吃上一顿真是太满足了。”(学生记者 肖阳 胡甸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