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 《宁夏党校通讯》

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作者:张继业    
2022-04-30     浏览(74)     (0)

善于总结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成功之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 《决议》),这个党的历史上的第三个 《决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总结为“十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个坚持”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统一体,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实践的产物、历史奋斗的结晶、历史规律的揭示。这“十个坚持”是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密码、是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关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这“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弥足珍贵,因为它是掌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武器、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遵循、判断政治是非的重要依据、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指引,所以必须深刻认识、倍加珍惜、长期坚持。

“十个坚持”是掌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那么怎样才能抓住“历史主动”之手?答案需要从党的历史这本最丰富的教科书中去寻找,因为党的历史之中有启示和借鉴,也有规律和大势。毛泽东同志说:“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善于总结经验,就是领导者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党的百年奋斗史不仅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密码,也标定着我们“走向何方”的路标。这“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只要我们善于从党的历史经验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就掌握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新辉煌的重要武器。

“十个坚持”是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遵循。历史是了解过去的教科书,也是走向未来的营养剂,还是推动各项工作的指南针。“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从书本中抄下来的,不是从别的国家照搬过来的,而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得来的,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概括。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党既善于在总结经验中把握和探寻规律,又勇于在推动各项工作中遵循和运用规律。这“十个坚持”就是我们党一百年来,增强执政本领、凝聚智慧力量、推动各项工作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历史规律。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只要我们善于从党的历史经验中弄明白过去怎样成功的历史规律,就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自觉地把这些历史规律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遵循。

“十个坚持”是判断政治是非的重要依据。现在是历史的继续。所以一切历史从本质上看都是当代史。因此,如何总结历史经验,不仅是对过去怎么看的问题,而且是对现在怎么干的回应,更是对未来怎么干好的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这就告诉我们,总结“十个坚持”宝贵历史经验的理论视角和哲学维度是唯物史观、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因为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就能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一个看不清弄不明自己历史的政党,注定走不远;一个否定和虚无自己历史的政党,肯定立不住。苏共就是在全面否定自己历史、否定列宁、斯大林的声浪中轰然倒下的。曾几何时,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也若隐若现、时隐时现,不时打着“还原真相”的幌子,披着“学术研究”的外衣,摆出一副“说真话”的样子,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旨在动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地位。历史虚无主义者总想掀起一股逆风逆浪。能否做到这“十个坚持”,是衡量我们能否抵御逆风逆浪、判断政治是非的重要依据。

“十个坚持”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这就告诉我们,检验每一名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主要标准就是能否“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决议》 总结的“十个坚持”是党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之所以说这“十个坚持”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就是因为这“十个坚持”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判断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的根本标准,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能否始终做到“十个坚持”。从这个意义上看,“十个坚持”就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指引。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过去一百年,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十个坚持”的宝贵历史经验。这“十个坚持”的宝贵历史经验,既是我们党在第一个百年向人民、向历史交出的一份优异答卷的“标准答案”,也是我们党在第二个百年继续考出好成绩的“指定教材”,既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中流砥柱”,还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四梁八柱”。过去、现在、未来是相通的,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正确认识现在;只有正确认识现在,才能科学把握未来。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十个坚持”的宝贵历史经验,切实遵循“十个坚持”的宝贵历史经验,全面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作者系中共宁夏区委党校 〈宁夏行政学院〉副校〈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