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一起,天气就凉了;白露一降,秋意便浓了。秋天的美丽,当然也是少不了其中之一的白露的。
作为秋日的第三个节气,白露像是一篇文章的过渡,缓缓地,缓缓地书写开了秋天的诗篇。“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正如《礼记·月令》中所描述的一样,白露的开始,既是对立秋的呼应,又是对此后的秋分、寒露、霜降的伏笔。
记得小时候住在乡村,每到白露节令前后,菜园子里的瓜果蔬菜上,便会悄悄地起了一层晶莹剔透的露水。而到了早晨或是入夜的时候,还会有一股沁心的凉意款款而来,让人不知不觉地感受到秋意已在其中矣。
在《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一书中,曾对白露做了精简的描述:“白露,八月节,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阴气渐重,而气始寒也。”这是根据秋天特处的“五行属性”和“五色”所定义的。气始寒,虽然有些夸张,但早晚不饶人,早上出门时会感觉到微微的凉意,如同待在冰箱的冷藏室一样,也需要穿上一件外套,不能再如夏日里只追求风度而不爱温度了。
李贺曾写过 “月明白露秋泪滴”的诗句,按照那时的背景与环境,白露下的清秋可谓晨露浮落叶,雾锁重山头的时候,有一种清秀之美。月光依旧是唐时模样,皎洁,清幽,明朗。月光映着历史,也映着现在。而在白露时节,秋意浓厚,月光是清亮亮的,水雾是白茫茫的,心情是平缓缓的,一切也都渐渐地从夏日的繁盛里走向一种朴素与简约。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也是白露时节的一种气象。此时,高温的“连续剧”已经走向了大结局,一场白露雨便是最好的洗礼。在一场雨里,那些心头的喧嚣和褶皱也会被平息,你能在微凉的夜晚听见那珠落玉盘的雨滴小曲哼唱;而次日清晨,当你睁开惺忪的睡眼,每个树梢都会滴滴答答地滑落一个个小水珠,世界清晰地展现在你的眼前,任你描绘,任你想象与憧憬。
白露今夜起,秋风至此凉。我愿在白露时节,做一个安恬的梦,如白露一样,简约,朦胧,不失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