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地缘政治争端,导致国内外经济发展受挫,如何激活民营经济生存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当务之急。
良好的营商环境必须要有两大基石来支撑:一是公正、公平、公开性的全方位的生存发展社会环境;二是政府部门的公信度。人民从政府的执政能力中,真正体会到政府部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必须站在民族危亡的角度来谨慎对待这个问题。
我就深圳市政府各部门在社会治理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从政府主管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一)深圳市政府各部门应当积极引领社会各界、企业家、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并建立起共同发展、共享未来的绿色发展的价值观理念、社会共同体的使命观的理念;动员全体市民齐行动一起营造互相关怀与尊重的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共同打造富裕与安宁、民主与自由,宽松与健康的社会主义示范区的宏观生态环境。
(二)深圳市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当地互联网产业优势,选择比较先进的软件开发商,优先集中一二个区政府的大数据中心局进行试行,打造数字化中国、智慧城市和大数据中心建设的样本,避免出现一哄而上、技术不一等现象。
(三)为民执政、为民办实事。区政府和街道办要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化的方法和途径,对于政府的政策、法律法规、拆迁、社保等民生新政的信息,要通过数字化平台、政府月刊、窗口栏目告示,宣传政府政策、党的宗旨,彻底改变政府的信息不公开,群众不清楚、干部不深入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泛滥的现象。
走群众路线、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优良传统和法宝之一。建议通过老干部传授工作方法和经验,用传帮带的方式,彻底改变政府部门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
二、强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也是连接港、澳、台、海外关系地区的桥头堡,自从特区建设以来,国内不法分子通过在深圳设立各种各样的公司进行贸易、金融、理
财、投资等各种途径将资产转移出境,尤其对国内经济和深圳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一)严格把控设立市场经济主体的申请、审核注册材料,必须要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从书面材料的初审提高到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上来。严格审查注册资本金的来源、投资人和个人信用度的“黑白名单”。
对新成立的公司的治理结构审核,通过对股东大会和董事监事会的辅导、修改、更正,让企业纳入正常经营的轨道上来,以免落地产业园区和街道社区进入运营后,搞得“一地鸡毛”。这是提高对企业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监督的前瞻性,将企业经营风险控制在萌芽期。
对于企业法人的监督管理必须深入到投资人和股东人的资金来源层,防止不法分子资金通过入股、并购、新增等手段,将非法资金合法化,甚至控制企业或公司做大资本市场,实施更大资本来侵呑国家资金和人民财产。
(二)在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经常性进行参与和交流市场的经营活动,例如企业会议招商、产品展销会、企业峰会等日常活动,督导企业在成长期期间能少走弯路、依法合规经营,使企业基业长青和健康持续的发展。防止企业因为非法经营而被追查、逃债、破产和其它事件发生,及时防止意外风险发生。
(三)加强对成长型企业、外省、海外来深圳设立的企业的董、监、高的人才监督管理,建议专门设立人才库,了解和建立以往经济动向、原罪与黑白名单、公司资金流向等全方位数据库,与政府部门(公检法、人行和金融监管、税政)互通企业经营状况和信息,共同建立预防风险机制,为政府各部门、金融、社会客户的优良服务提供全面的信息和应急预案。
三、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治理能力,积极为政府营商环境建设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发挥金税工程的效率和利国利民的功能。金税四期工程在浙江和部分省试点,2021 年 8 月 01 日正式上线,税收大数据化、发票电子化、监督日常化,提高国家税收征收管控的力度,长远有利于国家和人民利益,规范和约束企业、个人纳税的意识和行为。这一系统工程,必须要税务机关加大对社会、企业、个人的宣传力度、培训、广告等日常活动,主动上门服务,主动为企业辅导、使全社会积极、主动配合税务机关纳入征收系统。
(二)充分发挥公安与消防部门的治理优势。对于社区的治安环境,确保来深圳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的安定和安全;不定期地深入街道、企业、楼宇和公寓小区、公园、游乐场所的走访和督导和检查,对于风险隐患提前介入,做到事前有警告、事中有追踪、事后要追责;为深圳市民保家卫命,人人有职,人人有责,及时将犯罪活动、意外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严防金融区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发生。充分发挥人行监督管理各企业和个人反洗钱的功能,积极深入企业了解资金异常和来源,预防公司和企业法人之间的洗钱,包括个人与企业、公司之间的往来异常,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保障国家资金和人民币的安全,确保人民财产和国家利益的安全。尤其是证券市场,更加的鱼龙混杂,必须要与公安、司法一起深入研究市场的犯罪特点,实施常态化的经济侦察手段,将违法犯罪打压到最底线。
四、积极培育民间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发动社会力量建设美好的社会共同体和示范区建设
(一)鼓励创新,扶持社会服务主体。积极培育和建设好一大批为社会人士和个人创业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在政府部门的招商引资、人才引进、重点产业扶持发展等各种服务政策与制度方面起到宣传、推广、落地
中的桥梁作用;在各类产业园区、自贸区、保税区、社区与街道等区域为各类企业、个人、社会团体提供主动上门、积极寻找匹配的、产业方向一致的产业经济生态园,为他们的注册落地与生存、企业成长与发展、公司引资与上市、提供专业的政务、财务、法务、税务、上市辅导等全生态产业链中每一个阶段需求与综合服务。
(二)积极发展关心社会民生和监督社会的民间团体,对本市的政治与经济、社会与市场、民生与健康等各方面,做出第三方公正、公平、正义的评价体系,让政府部门能听到人民群众的呼声、关注度、了解社会人士的需求、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民生、民权的发展方向,确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工作与生活、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维护好持续的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
(三)在政府部门的引领、督导下,组织要成立各类公益性组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化活动,关心年轻一代人的成长,努力指导、关怀与扶持,创造就业和创业条件,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共同关心、共同帮护、共同实现社会梦想。
积极鼓励社会爱心人士应当成立一批能关心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关注人性化、个人价值观培育成长的社会组织。尤其是 90 和 00 后这一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精神理念、心理健康等方面与现实社会严重脱节,更需要全社会人士去关注、理解、辅导、共同走出自我为中心的生活状态。
积极鼓励他们走出家园、走向社会实践、融入外面的世界,为社会、家庭、个人承担起时代的使命召唤,社会责任的负担,人类存续的健康美好生活和良好稳定工作的状态,让他们跟上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