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2 日,早上 4:30,洪泽农场的近二十个汉子,已经来到了田头。虽然是凌晨,但连续多日积攒的高温余热,还是让大家汗流浃背。
立秋之后,烈日依旧炙烤大地,气温一直保持在 39摄氏度左右,民工们已经不肯出来干活了。突如其来的的“用工荒”打乱了农场正常的生产节奏,但是农田的活是一时一刻都不能耽误的。目前正是洪泽农场水稻拔节孕穗的关键时刻,急需要将八吨多的肥料撒到稻田里去,以确保水稻的营养供得上、长得好。在这种情况下,洪泽农场党支部决定“自己的活自己干”。党员干部统一思想,精心组织,科学分工,将农场全体人员进行统一管理,要求所有党员分散在四个小组中展开劳动竞赛,参加这次的稻田施肥。
早上5:00,第一车肥料来到的田头,四个小组立马忙碌了起来,卸车、拆袋、倒肥,大家即充分协作、紧密配合,又争先恐后、你追我赶。随着时间慢慢过去,气温逐渐升高,但为了不影响施肥进度,大家都用上墨镜、草帽等防晒物品,冒着高温进行作业。怕大家因冒高温作业而中暑,书记夏金红在一面做好现场监护工作的同时,一面及时递上清凉的矿泉水给大家解暑。
上午10:00,烈日当头,酷热难当,没有一丝风,太阳恨不得把人烤焦。农场员工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晒得满脸通红,皮肤黝黑。“热是热了点,累也是累了点,虽然任务重,但是大家战斗在一起,共同为农场而战,这些都是值得的。也体现了我们农场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老传统。”明年即将退休的老党员杜桂兵说道。
直到上午 10:45,经过长达 5 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550 亩的有机稻田施肥终于顺利完成。最后离开农田的黄遵和赵天俊两人在组织人员收拾有机肥料包装物同时,还顺势到田中间查看了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情况。看着一行行生长茂盛的水稻,他们满是汗水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曹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