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 - 《四川农业大学报》
钰茶缘
——我在世博
作者在上海世博会上作为志愿者参与茶文化宣传工作,期间与各国茶友交流,参观各展馆,收获丰富。她对这段经历充满感激和怀念。
今年三月我有幸免赛成为四川省唯一入围的“中国世博茶仙子”,在上海世博会上向世界展示中国茶文化的魅力。从五月到十月,我经历了一段终生难忘的人生旅程。辛苦的志愿者2010上海世博会总共有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参展。园区占地5.28平方公里,共有5个片区。联合国联合馆为自建馆,位于B2片区。
幸运的我,参与了世博5个月的茶文化宣传工作。志愿者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早上6:30起床,晚上10:00左右回宿舍。因长时间站立,脚有不同程度的肿痛。一周后,每到工作日的下午时间,被我们戏称为“胡萝卜”的小腿就定时开始肿胀,并能明显感觉到鞋“变小”了。晚上回宿舍,为了能有座位,我们便返乘地铁,避开世博人流密集点,一上地铁就很快睡着了。睡过站的事件,在我们姐妹中可是常有的事儿。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世博的精彩与工作的忙碌,还是渐渐冲淡了“萝卜腿”梦魇。快乐的志愿者从5月1日至10月31日,联合国馆总共接待了300多万人次的游客,和几百位中外嘉宾。其中包括政界的芬兰总统塔里娅·哈洛宁,文化界的泰斗叶曼,演艺界的李冰冰、濮存昕,新闻界的吴小莉,白岩松等多位知名人士。我们的工作除了茶文化讲解与茶艺表演外,还有VIP的接待。在工作中,我们需要熟悉掌握十大名茶的冲泡、表演、制作、茶文化历史等知识,了解各省市的代表茶及其相关知识,以便让游客由心地产生自豪感和亲切感。还需熟练地用英语做茶文化的讲解与引导。
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茶艺是茶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世博期间均受到了各界人士的热爱。10月 24日为联 合 国 馆 的“荣誉日”,这天,奥地利乐队在演出结束后,也来到了VIP室。在泡茶台 等 候 的 我们,按例,为他们献上了 “乌龙茶”。待春娴(一位来自北京的茶仙子)将茶托于他们跟前时,喧闹的VIP室立即安静了下来。这群艺术家们无不张大了嘴,用诧异的目光打量着盘中茶杯,待我们示范了“三龙护鼎”式的拿杯方法后,他们似小孩儿般,抢开来。其中一位中号手,因不会茶杯的拿取法,急得满脸通红,无辜与可怜的表情,逗乐了在场的所有人。在再三尝试后,终于用“三龙护鼎”式端起了茶杯。深情地吸了一鼻茶香,而后迫不及待地将杯中茶一饮而尽,仰头回味,而后连忙竖起大拇指,睁大明亮的双眼,点头连声赞道:“Yeah,it’sverygood,great!”见此状,我和春娴也会心地相视一笑。茶道的交流UNpavilion为茶文化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因为世博,世界茶友汇聚于此。日本里千家的茶道,严谨而有序,在一招一式中,展示着深厚的文化修养;韩国茶礼,敬而礼,于一静一动中,诠释着礼仪的魅力。中国茶艺则注重于茶与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的融合。由北京茶艺队的银汉晴带来的《太极茶道》演绎出“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的大气浑然。(银汉晴曾携《太极茶道》参加过2008年3月16日的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会,其表演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称赞。)长嘴壶、太极拳、中国古典舞,三者的融合,于轻重缓急间,体现着刚柔之美,于动静结合中,展现出中华文明的和韵雅风。好的表演除了表演者本身的素质外,还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太极茶道》就值得我们借鉴与延展。而江西南昌女职的《江南茶语》,河北茶文化学会的《赵州茶语》,上海乔木森先生的《太和茶道》、南昌大学的《浔阳遗韵》、陈文华老师的《金陵十二钗》等,亦值得自己久久回味。在这种茶文化的交流中,我体会到了莫大的乐趣。逛馆的乐趣工作之余,逛馆是我们最大的快乐。因“绿带”(世博园的工作证总共有五种颜色,绿色排名第二)的优势,许多馆我们都可以从VIP通道直接进入。所以,瑞士的缆车、尼泊尔的佛堂、摩洛哥的宫殿、阿曼的乳香、德国汉堡之家的小汉堡、城市实践区的明信片等,我们都可以尽情享受。此外,利用工作人员的优势,比利时的巧克力、法国的试管香水、挪威的玛瑙首饰、巴林国的珍珠派送等各馆发放纪念品的信息也会被我们第一时间掌握。其中,台湾馆天灯状的品茗杯是自己的最爱。每次坐在台湾馆的藤编大树下,都会有这样一杯由“09台湾茶艺大赛”冠军泡制的台湾高山乌龙,捧于手中,在清幽的茶香中,欣赏阿里山的民族表演,聆听台湾的古典民乐,欣赏那展翅欲飞的蝴蝶兰。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与台湾风情的台湾馆总是让自己流连忘返。
如今,世博的色彩,已在流逝的时光中黯然褪去。路在脚下,生活还在继续。我会坚定而自信地朝着目标走下去。(卿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