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黄淮学院 - 《黄淮学院报》

理论视野——以系统化思维 做好乡村设计

作者:辉  赵    
2022-07-31     浏览(72)     (0)

乡村设计是“设计河南”的重要内容,必须运用系统化的设计思维,综合乡村构成要素,构建立体化设计路径,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规划解决方向性、宏观层面问题,还需进一步深化,注重以院落“留住乡愁”。


乡村,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自然村落,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乡村设计是“设计河南”的重要内容,对乡村进行设计,必须运用系统化的设计思维,综合乡村构成要素,构建立体化设计路径,不仅设计乡村的生态环境,更要挖掘乡村的特色,设计乡村的文化主题、产业结构、治理模式等,真正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顶层设计定位布局

乡村的顶层设计就是对乡村进行总体的定位和布局。精准定位。确定乡村的文化主题、产业运营模式、乡村风格。保证乡村的“独特气质”。产业布局。根据精准定位做好产业布局。考虑一、二、三产业在乡村空间设计中怎么体现、在运营管理上如何统筹协调。示范带动。从县区视角看,集中有限资源,通过专业设计赋能乡村,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以点带面。从行政村视角看,发展一个自然村作为“先发产业”的载体,腾出其他自然村的土地资源,发展配套产业项目。

系统设计规划先行

乡村的系统设计就是制定“多规合一”的实用性乡村规划,各规划之间互为支撑、浑然一体。规划国土空间。让产业可以落地,不受土地空间的限制。确定运营管理模式。在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实施合理的运营管理规划,就能把村民的利益、集体经济收入和运营商的利益合理分配,产业就能顺利落地。打造旅游与生态环境。依据地域特色,开展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整治公共区域。乡村公共区域的道路、管网、广场、景观、停车场、卫生间、垃圾回收,以及集体持有的荒山荒坡、鱼塘湖面等,都需要专业的设计包装,让其重新焕发生命力。

深度设计以民为本

规划解决的是方向性、宏观层面的问题,要想让规划落地,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做深度设计。增强空间的体验感。乡村要为村民提供生产、生活空间,为城里人展现“乡愁”空间。彰显建筑文化底蕴。乡村的建筑形式应传承当地文化特色,结合现代生活对建筑的需要进行设计,以达到“留住乡愁”的效果。打造环保宜居的环境。考虑乡村“第七空间”的设计,增加阳光房、亭廊等文化休闲空间。注重以院落“留住乡愁”。对于乡村的村落,不搞大拆大建,要“相土尝水”,不破坏乡村原有肌理,留住乡村的自然之美、特色之美。把院子做好,是留住“思乡人”的关键。构建助农增收的平台。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就是让村民富起来,因此村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让村民参与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作者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黄淮学院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