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小时候是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的,所以对母亲的印象一开始并不是很深,只记得她总是着一身西装,可又是个微胖的人,所以穿起来略显窘态,我小时候开家长会总是不太希望我的母亲去,因为觉得我妈的穿着实在让人尴尬。
我小时候家境并不是很好,我妈总是开着一辆货车接送我上下学,每次看到同学们略带讥讽的神色,我总是把头埋下,不让他们看见。我总是这样跟我妈反应:“今天丢死人啦!丢死人啦!”但我的母亲总是很乐观,她总是笑着说:“现在不比以前强多啦?以前的时候我骑‘狗骑兔子’(天津方言,其实就是电动三轮车)去进货的时候,总是被人指着笑‘侉子!侉子!’(天津方言,意思是说一个人很土),现在咱们都开上汽车了,当然比以前强多啦。”但我当时总是不以为意,觉得我现在还不是被同学们笑话,每天过着躲同学们上下学的日子,并不好受。
记得当时我爸妈每天晚上都会问我:“儿子,你说咱是买这辆吉普车还是买那辆吉普车。”一开始,我还会饶有兴致地跟我爸妈每天都说“都要!都要!”,惹得我爸妈大笑。再后来,我实在被问的烦了,终于有一天爆发了,我的回答不同于往日:“看什么车呀?你们有钱吗?你们买得起吗?”妈妈的表情僵住了,爸爸突然愣住了,从此,他们再也没问过我这个问题。
我的妈妈很有能力。在几年的时间里我的家庭状况慢慢地好了起来。突然有一天,我妈突然提了辆新车,是辆吉普车,我当时高兴坏了,终于在上下学的路上不用躲躲藏藏了,我当时问她为什么要买新车,她笑而不语。后来在她与朋友的酒桌上,我偷听到了下面的话:“当时我俩天天晚上问我儿子买哪辆车买哪辆车,他突然有一天给我问住了,‘你有钱吗?你买得起吗’,当时心就扎了一下,等我儿子睡着之后,我跟孩子他爸说:‘咱一定要满足儿子的愿望!’”我知道后,心里特别地愧疚。我的恶语相向却成为了他们奋斗的动力。
记得那是初三刚补完课的一个周日下午,我兴高采烈地从补课班走回家,突然看见一辆和以前我家开的货车一模一样的车,我站住了,毕竟人嘛,总是对童年有阴影的东西有所关注,我在好奇,好奇是什么样的司机呢。随着关车门声,我看见了一个女人,一个微胖的穿着一身西装的女人,勒着西装的她十分窘态。我愣住了。随之下车的是她的儿子,冬日的夕阳斜下,他们两个影子被拉长,随着她们笑着迎面向我身后的方向走去,当我的影子和那个男孩的影子交织在一起时,我仿佛看到了十年前那个自卑到尘埃里的我。不,并不是,眼前那个男孩融化在阳光里,沉浸在她妈妈的笑容里。两行热泪夺眶而出,“祝你们前程似锦”,我看着他们的背影在心里默默地说。
当天回家,我和我的妈妈谈到了很晚,谈那个以前自卑但现在很愧疚的孩子,谈那个爱着孩子的乐观积极向上的母亲,谈那个孩子和母亲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