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那么多的节日,在我的印象中,不过就仅是多放一天或几天假而已吧。可清明节不一样。那是必须过的,只有那天,我们才能一起祭奠逝去的亲人。不像元宵、中秋、端午。我们吃汤圆、月饼、粽子什么的候都是一样,过一个意思而已。
到了那天,家中总会来许多或许素未谋面的亲人,也许见过,反正不认识。家中老人端茶送水,聊着家常。孩重打闹、征战一方。等待人到齐了,家中安排几人做饭,其他人不管老少都拿着工具赶上山去。跟着大队伍,浩浩荡荡走上山。大家闲七杂八地聊着,可依旧脱不了对已逝亲人的思念。小孩们,随着山坡拿上随手拾的登山利器——木棍,混迹于大人们口中所说的危险的地方。而我总是那么的爱逞强,手中明明拿着那么多东西,还是跟着一群中年汉子寻山觅水。
这么爱逞强的背后,当然少不了几个大人的怂恿,当然伴随一些老人的关心。
到了坟前,大家忙活起来,帮助主人清理“头发胡须”。摆好酒席、放一块布,点一团火,便可以开始做仪式了。大人们嘴是不停念叨着神迷咒语。“快叫祖祖保佑你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你磕头恳诚一点,到时候祖祖才好保佑你咧。”在大家陆陆续续给亲人见过“面”后,顺带为远在他乡的亲人代磕一个头,才好也保佑他们咧。
回到家中,酒席已经好了。在欢声笑语中也杂着对亲人的不舍。
饭后,大家就慢慢散去。也许,明年再聚时,其中有人就成为了祭奠的对像。
(指导教师:郑旭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