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云南大学 - 《云南大学报》

在中印边境卫国戍边

2022-06-01     浏览(105)     (0)

这篇文章讲述了三位大学生参军的故事,他们在军营中经历了挫折和磨难,但从未后悔选择参军。他们在军营中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和品格,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参军经历让他们改变了很多,让他们更加珍惜生命的意义和现实中的点点滴滴。


李胜林(左一) 2018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优秀义务兵、记嘉奖一次。

沈良波 2019级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四有”优秀士兵、记嘉奖一次。

肖壇宁 2019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优秀义务兵、记嘉奖一次。

2018 年 9 月,他们坚定地走出校园,踏入军营,开启属于他们的铁血青春。参军这两年,他们经历了不少挫折与磨难,却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踏上征途李胜林同学说:

“大二的时候我在学校里看见征兵的宣传海报,一下子热血沸腾,就去报名了。”

对于沈良波同学来说,军营是他一直向往的地方。他说:

“成为军人是我高中时代就有的梦,但因为身高受限,只能暂时放下军旅梦。2017 年,我如愿考上了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18 年,我了解到国家征兵的身高标准有所下降,征得家人的同意后,我便报名参军入伍。”

听了两位同学的陈述,肖壇宁说:“我和他们不一样,大一那一年我很迷茫,除了上课就是回宿舍打游戏,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想要什么,日子过得浑浑噩噩。我知道这样很不好,想改变自己,就报名参军了。”生死攸关2018 年 9 月,这三个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云大学子正式入伍,在新疆某红军团服役。三个月的高强度训练后,他们成为不同连的不同兵种。2020 年 5 月,他们随队前往西藏执行驻守边防任务,本来应该 9 月份退伍的他们,因此延长服役至年底。

在西藏执行任务期间,正值中印边境爆发冲突,他们作为第一批力量被调往边境固守边防。边境线很长,三位士兵所在的连被派以驻守不同的地方。4000 多米的高原就已经是一个挑战,再往 5000 米的高原走,就更是接近生命禁区。他们到达边境高原,留下遗书,递交了请战书,肩负责任与使命,怀抱“寸土不让,寸土必争”的决心,扎根在寸草不生的生命禁区,与印军面对面。

李胜林同学这样讲述他的经历:

“我最记忆犹新的是 5 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印度士兵企图占领属于我国境内的一座山头。我们几个连的士兵从山脚向山头爬,平时可能只要 1 个小时的路,那天晚上我们爬了 5 个多小时。印军在山头不停朝我们扔石头,我们一边爬一边躲,部分战友受了伤,有的甚至滚了下去。那天晚上温度特别低,为了尽早爬上去,有些战友把羽绒棉裤都给脱了,只穿着冬季作训服。我们爬上去后,成功将印军驱逐出境。战友们虽然冻得瑟瑟发抖,挤在一起取暖,但仍坚守住那座边境山头。”沈良波同学讲道:

“我们驻守在边境线上另一个比较重要而特殊的位置,有水陆两路士兵同时驻守。印军在山上朝我们砸石头,滚下来的大石头落进湖里,溅起的水花能有 5 米多高。在那种状态下,我们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与印军斗争的过程中,有人受伤,有人流血,有人牺牲,但没有人想过后退。驻守边境的那段时间,在恶劣的气候下,战友们冻伤、晒伤、雪盲都是常见的。大概 6 月底的时候,下了一场特别大的雪,厚度达30 多厘米。对于我这个云南人来说,简直太震撼了。震撼过后,面临的便是食物供给困难,我们只能化雪水生活,从海拔 4000 米的地方背物资,爬向海拔 5000多米的驻地。每一次运输物资都是极大的考验,在缺氧的高原,面对耸立的高山,攀爬崎岖而陡峭的小路,还要携带20 多公斤的物资,向上的每一步都很艰难,但我们要爬升 1000 多米。”

肖壇宁所在连队驻守的地方地形复杂,汔车无法通行。他说:

“我们每个人背着 30 多公斤的随身衣物、帐篷等物资,趟水渡河。河水不深,但还结着冰,寒得刺骨。为了不让印军发现,我们不能开手电。山的坡度很陡,我们人拉着人才能往上爬。大约凌晨 2 点多,我们抵达目的地,驻扎下来。裤子上还结着冰,我们就直接进帐篷休息了。”自我蜕变参军的经历,让三位同学都感到自己“改变太大了”。

李胜林说:

“退伍回来后,很明显感觉自己比以前更加成熟。在我看来,当兵这两年相当于在社会上历练了两年。虽然军营里管得很严,约束多,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让我待人处事更加沉稳。现在,我比以前能吃苦耐劳多了。军队的生活绝对不轻松,但坚持下来,就会觉得其他一切都不是事儿了。”

沈良波表示,参军经历对他三观和心性方面的影响比较大:

“退伍以后,我发现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对国家的认知和对自己的认知都更为全面。当兵前,我对自我要求很严,服役期间在各种挫折与困难的打磨下,我逐渐学会与自己和解,更好地接纳自己,心性也比以前坚韧许多。”

肖壇宁说:

“我最直接的改变是好胜心和自信心提高,自制力也更强。以前很爱打游戏,现在我明白游戏中的输赢只是虚幻,生命的意义更在于现实中的点点滴滴。以前自己是一个目标不太明确的人,现在觉得每一天都来之不易。我会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成就自我,报效祖国。”

(蒋圣涵 熊宣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