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高云微)12 月 31 日,我校在长宁校区召开年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总结经验、凝心聚力,为更好实现一流政法大学建设目标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支撑。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基层党组织书记、各学院院长、宣传员、学生记者、获奖代表等参会。大会由校党委副书记唐波主持。
校党委书记郭为禄肯定了近年来我校在紧紧围绕落实落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创新创优四史学习教育、用好用活融媒体传播矩阵、做深做精高雅学府建设等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两年来,我校师生在打赢疫情狙击战的同时,不断弘扬爱国荣校的红色文化,追求学术文化、法治文化、校园文化,唱响了法治故事的华政品牌,彰显了一流大学的使命担当,营造了向上向好的积极舆论氛围。
郭为禄就进一步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守正创新提出五点要求。一要提高站位,明确方向,强化引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二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重任。三要胸怀全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坚持不懈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光辉思想与时俱进地在华政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四要紧跟时代,把握潮流,创新思路,持续打造展现华政格局和风貌的融媒体矩阵,提振华政人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五要积极谋划,主动施为,开拓有为,全面聚焦建设一流政法大学目标任务,以蓬勃朝气和盎然锐气推动华东政法大学文化品牌破壁出圈。
郭为禄表示,希望全校师生紧紧围绕一流政法大学建设目标,从舆论上提供动力支持,从思想上提供坚强保障,从宣传上提供引领示范,不断推出华政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文化精品,立足华政的核心优势、突出优势,努力构筑立足上海、辐射全国、放眼全球的华政符号、华政品牌。
(下转第二版)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宣布“2021 年度华政园十大新闻”评选结果,《百年校园融入苏河滨水空间 华政园打造“最上海”文脉》《从舞台到讲台 从讲台到舞台 华政创排话剧〈雷经天〉喜迎建党百年》等入选。
“我们与华政园日夜相伴携手精进、共同创造,我们既是华政园历史的创作者,也是华政园故事的讲述者……”华政通讯社·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代表满怀感情和憧憬朗诵了原创诗歌《华政园故事,我们一起创造》。
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虞潇浩以“守正创新 讲好华政故事”为题结合工作案例从四个方面作华东政法大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报告。一是推进“四史”、党史学习教育,塑造一流政法大学精神底色。在校史中的党史故事、党史中的法治故事中,体悟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精神谱系。在理论研究阐释中,推动学术话语向大众传播转化。二是守好意识形态底线、提升一流政法大学的政治站位。在阵地建设中把引领发展融入阵地管控,在舆情引导中注重转危为机,把处置应对与提高治理能力相结合。围绕师生全面发展,构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全课程育人格局。三是建好融媒体立体化平台,展示一流政法大学品牌和形象。主动策划制造新闻,线下线上双向发力;优质策划制造热点,全方位展示华政园;深度策划制造焦点,传递华政人榜样力量;系列策划制造品牌,强化华政园特色传播;专题策划突出重点,凝心聚力携手共进。四是以高雅学府建设为抓手,展现一流政法大学历史传承。注重使命价值导向,牢固华政园文化精神;围绕一流建设目标,打造华政园文化视觉;启动项目运作方式,培育华政园文化品牌。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庆寺、传播学院院长范玉吉、经济法学院党委书记张毅、后勤保障党总支书记储桂节结合工作实际和个人体会,分别从创新理论宣传阐释、法治文化创新表达、一流高雅学府文化建设、校园管理服务育人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
郭为禄为年度优秀理论宣传专家代表颁发证书。唐波为年度十佳微信公众号代表颁发证书。副校长韩强为年度优秀学生记者代表颁发证书。
唐波就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强调了三点意见。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对《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学习宣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大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阐释力度,用实践赋能创新理论传播。二是深化思想认识,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为华政事业发展营造更加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三是强化担当作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让教师、员工、同学、校友、学生家长都能成为弘扬华政正能量、唱响华政好声音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