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东政法大学 - 《华政报》

我校“十四五”规划实施工作推进会举行

2021-12-31     浏览(70)     (0)

我校“十四五”规划实施工作推进会在长宁校区基石厅举行,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强调要提高站位,勇做改革创新的“先行者”和“排头兵”,以追求卓越的精神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


本报讯(通讯员 安娜)我校“十四五”规划实施工作推进会12 月 15 日在长宁校区基石厅举行。校领导、校党委常委、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主持。

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发表题为“锚定目标 落实举措 推进一流政法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十四五”时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否直面新挑战、抢抓新机遇,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关系到一流政法大学建设的成败。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十四五”时期对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永葆攻坚斗志和奋斗热情,勇做改革创新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郭为禄强调,要以追求卓越的精神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一要全面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决定学校一流政法大学建设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要以高质量发展指引人才培养工作, (下转第二版)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高质量发展指引科学研究,切实履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光荣使命;以高质量发展指引社会服务,为全面依法治国和卓越全球城市建设贡献华政智慧;以高质量发展指引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建设教育强国;以高质量发展指引文化传承与创新,着力为人类文明发展、中国文化自信作出应有贡献。二要全面持续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前提,是事业发展的唯一出路。要对学校所处的环境、面临的压力保持清醒的认识,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和能力、追求卓越的习惯和热情、不懈奋斗的冲劲和动力。要找准影响学校发展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长痛不如短痛”的勇气大刀阔斧深化改革,理顺体制机制,为一流政法大学建设扫清障碍、保驾护航。三要聚焦核心发展目标。“一流政法大学”和“法科一流、多科融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流政法大学,首先要建设一流法学学科。要聚焦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聚焦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重大和前沿问题,以“高峰”带动法学学科整体走向一流。其次,要切实把握学科建设规律,探索“法学 +”

“+ 法学”建设路径,在支撑法学学科形成特色、走向一流的同时,促进相关学科的高水平特色化发展。四要坚持重大任务牵引。一流政法大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实现目标,学校设计了“512 计划”。

“512”计划是学校“十四五”规划的“四梁八柱”,其成败关乎一流政法大学建设目标能否实现。各牵头协调部门要切实负起责来,尽快形成具体的行动方案,明确参与部门、学院的具体任务,明确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节点。

郭为禄还就推进落实“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工作要求。一是宣传好,要加强宣传解读,充分凝聚共识。二是组织好,要激发荣校意识,充分形成合力。三是担当好,要提高履职能力,强化责任担当。

叶青指出,本次会议是“十四五”规划制定后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各部门、各单位负责同志要履职尽责,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高质量制定本单位实施规划的“时间表”“路线图”以及任务清单,确保各项规划重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实现一流政法大学建设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副校长张明军作“十四五”规划任务分解方案解读报告。他指出,学校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 25 项主要指标、9 个方面 132 项重要任务以及由 5 个重大项目和 12 项重大计划组成的“512 计划”是推进学校“十四五”时期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他要求牵头协调部门切实承担起组织协调责任,各部门、各单位强化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规划落地。

各子规划牵头部门负责人分别解读了党的建设、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校园基本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智慧校园建设等9 个子规划。经济法学院、刑事法学院、公共法律服务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等 5 个学院院长代表交流了学院规划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