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湖南农业大学 - 《湖南农业大学报》

茶香悠远 茶道流长

八方学子农大斗茶艺

作者:杨盼/文  李洁明  学生记者    
2010-03-31     浏览(445)     (0)


校领导与我校获奖选手合影


“锦绣潇湘”茶艺表演


“红楼梦茶”茶艺表演 林昌隆/摄


  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中,来自全国11所高校的150多名参赛选手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表演。这次高水平的大赛,无论是背景音乐的选择、茶叶茶具的配备,还是参赛选手茶艺表演的编排,都尽显了各高校茶艺表演的独特之处。这次茶艺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对弘扬中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传播传统茶道精神,进一步优化和展示学校办学特色等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赛———乐声绕梁,百茗清现伴随一段如清泉般轻灵的中国古典音乐,四位身着各色旗袍的女参赛选手轻端茶具款款而来,优雅微笑,从容展示茶艺。杯具候用、赏茶、烫杯、置茶、润茶冲泡、分茶、奉茶、品茶、收具,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有条不紊。这是我校国家级植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办的以 “弘扬民族文化、加强交流合作、培养综合人才”为主题的首届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的个人赛初赛现场。
  个人赛初赛中选手需完成用玻璃杯冲泡绿茶的操作过程,裁判员将结合理论考试成绩选出12位选手参与决赛。选手的台面布置、茶艺表演编排、茶具与服装的选择、冲泡准备、冲泡过程、奉茶收具、品饮技巧、冲泡效果、形象气质、解说词、茶艺主题创新性的内容等方面将成为综合评定的考核项目。
  作为一个让选手完全自由发挥的舞台,这场个人赛决赛精彩纷呈,惊喜不断。选手们用别出心裁的方式为评委们述说着一段段茶的故事,冲泡出一壶壶香气四溢的好茶敬奉品饮。我校茶学专业选手陈丹青以一曲土家族的《茶山情歌》让人耳目一新,独特的嗓音配合优雅的冲泡,让在场的评委和观众有被茶艺洗涤身心的感觉,最终如愿拿到一等奖。同样获得一等奖的云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的选手薛柳茵,在决赛场上她那柔美的嗓音和翩翩舞姿也给每一位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告诉记者作为一个茶艺师,当自己坐在台上,手上有了茶具,心境就融入了茶文化的氛围。热爱茶学的她说通过近几年的学习发现茶对身体、心理都很好。当被问及训练上遇到的困难,选手们都是一笑而过,品一杯香茗,也许烦恼与疲劳都已烟消云散了。
  第一次面对这种全国性的赛事,选手们多少有些紧张,而候场室里的和谐氛围成了压力的缓冲区。在20日上午进行的A组初赛候场室里,记者就见证了有正要上场的选手不小心打破玻璃杯的情况,这时,候场室的老师和善地对选手说不要紧张,其他院校的选手也很快地递上一只新杯子,我校茶协工作人员更是马上清扫地面以防有人受伤。
  团体赛———茶艺空灵,境高情远相对个人赛的精致独到,团体赛的局限性小,内容丰富,观赏性要更强一些。
  福建农林大学代表队表演的 “岩骨花香工夫情”,幽幽花香,坚韧而优雅的功夫茶艺手法,传递了乌龙茶的深意;云南农业大学代表队表演的 “竹筒情深”,伴随着傣族歌舞,从采茶到冲泡,都传递着浓浓的地方文化;山东农业大学代表队表演的“谢师茶”,孔子故里儒师风范尽显,在古筝的伴奏下,敬师茶谢师茶一同奉上,欣润师心;华南农业大学代表队表演的“新钗头凤”,以陆游和表妹唐琬分别后重逢,洗尽铅华,重聚同饮香茗,又迫于国情不得不分别的故事为寄托,体现茶的另一番韵味;还有浙江大学代表队表演的“红楼梦茶”、湖南农业大学表演的“千两豪情,少年壮志”都别具一格,动人心弦。
  我校代表队表演的 “锦绣潇湘”、东方科技学院代表队表演的“擂茶”双双获得大赛团体一等奖。
  “石门银峰:武陵山脉多云雾,石门银峰味隽永。南岳云雾:寿岳风景奇且秀,南岳云雾增人寿。黄金茶:湘西保靖有奇葩,一两黄金一两茶。古丈毛尖:山水边城飞凤凰,古丈毛尖人人夸。高桥银峰: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东湖银毫:色绿香鲜味醇爽,东湖银毫美名传。”“锦绣潇湘”茶艺表演中,6种湖南名茶凸显特色,各种茶香相互萦绕,满溢学海厅。身着淡雅旗袍的选手们,眸色流转,动作轻柔,专业的手法优雅流畅,把茶艺的精致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对“锦绣潇湘”的专业、精致,“擂茶”则表达另一种茶艺之美,表演大气且大胆新颖。她们以外国人客串出场而引出擂茶的故事渊源———张飞的 “三生汤”,引起大家的兴趣。接着,用一段特别的采茶舞引领我们走入擂茶制作现场,这种以炒米、生茶叶、黄豆、花生、白芝麻、生姜、陈皮和盐经粗擂、细擂,再用开水冲泡的特色茶艺在身着特色的茶服非茶学专业的选手们活泼的动作、别出一格的故事情节中,演绎得妙趣横生。擂茶茶艺队的队长刘梦佳说:“东方科技学院虽然没有茶学专业,但这群来自各专业的热情女生们踊跃报名,她们凭自己浓厚的兴趣坚持集训来参加今天的比赛。”面对每天6点半到晚上10点半的高强度基本功和节目艺术效果训练,这群小女生从未抱怨。集训中,她们从陌生到熟悉,从茶艺爱好者到茶艺表演者,期间辛酸也趣味盎然。有位09级的女生比较腼腆,动作放不开,跳采茶舞的女生便拉她一起跳舞,并拍摄下来给她看,在大家欢笑一同“玩乐”的过程中帮助她动作更自信自然。每天晚上,女生们都会做实验,更改擂茶原料的比例,寻找最佳口味,就这样,竟然把一个钵擂穿了。比赛前训练很累,经常忘了吃饭,睡觉时闭上眼睛又在擂茶。比赛是紧张而激烈的,当问及当时的心情时,刘梦佳幽默地说:“场上只能戴隐形眼镜,观众黑乎乎一片看不清,就不紧张了。”她还特别强调学院的支持力度大,覃红燕和盛敏老师给予了茶艺队太多太多的指导。
  志愿者———不惧奔波忙碌,尽享心灵盛宴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大赛志愿者们不辞辛苦,在专为本次比赛成立的会务组老师的指导下组织严谨、分工合作。志愿者分两组:一组是自由报名的会务组,主要负责前来参赛代表队的接站、引导、送站等工作;另一组是我校茶协全体成员组成的竞赛组,主要负责比赛中各项准备,如背景布置、会场安排、现场辅助和突发事件的处理等。
  会务组的负责人曹畅是个健谈的娇小女生,对于会务组老师布置的任务,她指出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紧急调动和接站工作,特别是接站工作中火车站、飞机误点问题。像去机场接浙江大学的龚淑英老师时,没有得到飞机误点的消息,导致前来接机的志愿者周泽亚没能按时接到老师。周泽亚十分着急,一边担心自己与老师已经错过,一边还在机场的两个出口之间来回奔走,下午4点半到6点半整整两个小时徘徊在机场。期间,曹畅多次让他先去吃饭,但他担心错过而不愿意,还好最后还是顺利接到了老师。而华南农业大学代表队出现桌子难题,接他们的志愿者周容容得知后,马上奔走找合适茶艺表演的桌子,租、借等各种方法都想过、试过,一直从傍晚忙碌到晚上十点,最后找老师帮忙解决了。
  大赛赛场上,总出现一群忙碌的身影,布置赛场、后台准备、安排接待……他们就是竞赛组的志愿者们。竞赛组志愿者的负责人是我校茶协理事长柴硕,大赛结束后接受采访的她显得有点疲惫但话语间爽朗依旧:“能这样参与这次大赛是很光荣的”。对于前期工作准备以及比赛期间遇到的一些困难,她说,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繁重的工作使老师和志愿者们都格外辛苦和紧张。他们不仅需要协调赛前各类布置安排,面对赛场上突发状况,也必须在不影响比赛过程的条件下临时解决。志愿者们要搬道具、递道具,还要学习各种茶具的正确摆放。但正如柴硕所说,精彩的茶艺表演让茶协的志愿者们在劳累之余有了见识各类院校优秀学子精彩茶艺表演的机会,并能从中学习、吸取经验。作为负责个人赛部分的志愿者,柴硕跟记者分享了在个人赛初赛后,清理场地时发生的一件事: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一个大四学生因极小的分差,遗憾没能进入决赛,希望可以借用决赛场地录一段自己的表演。当她拿出自己花两个月绣了108朵花准备放在决赛茶桌上的桌布,并在上面展现自己最动人的茶艺表演时,在场的同是茶艺爱好者的志愿者们都从内心为她哀叹惋惜。就这样,与选手们同起落的心情让他们在大赛中得到另一样收获。
  几天的志愿工作,辛劳奔波,志愿者用他们火一样的热情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展现出作为农大学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此次茶艺比赛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完成,幕后那些默默工作的志愿者们功不可没。
  荣誉榜:
  团体组一等奖:湖南农业大学代表队表演的 “锦绣潇湘”、东方科技学院代表队表演的“擂茶”;团体组二等奖:福建农林大学代表队表演的“岩骨花香工夫情”、云南农业大学代表队表演的“竹筒情深”、山东农业大学代表队表演的“谢师茶”、湖南农业大学代表队表演的“千两豪情,少年壮志”、华南农业大学代表队表演的“新钗头凤”和浙江大学代表队表演的“红楼梦茶”。
  个人组一等奖:湖南农业大学陈丹青同学、福建农林大学的李菊花同学、云南农业大学的薛柳茵同学、浙江大学的施梦南同学。(学生记者 李洁明 杨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