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德州学院 - 《德州学院报》

《春晓》 赏析

作者:教师教育学院 晓晓    
2022-06-20     浏览(101)     (0)

这篇文章是对孟浩然的《春晓》的赏析,文章通过描述春天的美好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文章认为诗人以童趣之心创作出优美的诗句,通过听觉描写勾画出春景,引领读者走向更广阔的大自然。这首诗的妙处在于情与景的自然交融,既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又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整首诗的风格却如行云流水般清新自然,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美好的 “春晓图”,极富诗情画意。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儿的鸣叫,闯入了梦中人的耳朵,然后诗人在宁静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光中悠悠转醒。诗人的春天就是从舒适轻松的睡眠开始的,是从鸟儿的鸣叫声开始的,诗人以这样的方式来切入对春风、春花、春雨、人、物的描写,可真是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像是诗人在问: “夜来风雨声,花落有多少?”其实是诗人在感叹疾风骤雨来得太突然以致花朵被打落,同时还在叹惋着春天的短暂。其实诗人并未目睹院外花朵落满地,只是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与奇妙的感悟力描绘出了无尽的春色。
  孟浩然对于 “春”的描写富有童趣。我认为正是因为孟浩然有一颗充满童趣的赤子之心,他才创作出了这样优美的诗句。他创作时的悠然自得、恣意慵懒都在这首诗中有所呈现。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 “眼”里春天,而是通过听到的鸟鸣声与风雨声,猜想花瓣会飘落一地,但若是问他什么时候去欣赏春色,他又不告诉你,很是自由率性,不是对大自然充满热爱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天真烂漫的诗句的。
  《春晓》这首诗虽然用词很平实,却也是浑然天成,言浅意深而又耐人寻味。那处处啼鸟,潇潇风雨,景真情深,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滋润着诗人的精神家园,浇灌着诗歌之灵性。这首诗最让我觉得巧妙的是诗人在屋内只是通过对听觉的描写,就勾画出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景,引领着我们走向更广阔的大自然,去想象、去体味那 “千里莺啼绿映红”的自然风景。
  在诗人的心中,春景是活泼跳跃、生机勃勃的。他内心对春的喜欢和热爱或淡或浓地萦绕在他的心头,他又将情与景自然交融,既把春天的美好写得淋漓尽致,又把对人生的感悟表达得意味深长。我们读之,如饮佳酿,不觉自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