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王晓菲,非常荣幸能够作为 2022 届本科毕业生代表站在这里发言。今天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也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我们从四面八方来,终要到五湖四海去,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明天又会踏上一段新的征程,成为全新的求学人或职场人。首先,请允许我代表 2022 届法学毕业生向辛勤培育我们的各位领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老师!
2018 年 9 月,我们满怀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知识的渴求,来到美丽的华水校园。我们无数次感觉自己是幸运的人,有幸来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有幸得良师指导,有幸得好友相伴。在 2018—2022 这四年里,《民法典》颁布,《民事诉讼法》修正,《刑法修正案(十一)》通过,中国的法治体系不断完善,我们在学习法律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今天到了说再见、道感谢的时候,我的心中百感交集,只能用最朴素的文字表达心中所想。如果你问我,四年的时间,华水教会了我们什么?我觉得应该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怀有感恩之心
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认识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我在大学时常忆起与父母相处的点滴,是临行前一句句的叮嘱,是电话那端一声声的思念,每每想起,无比温暖。感恩父母给我们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启蒙,感恩父母愿做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温暖的港湾!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有成者念吾师。在法学院的这四年,各位老师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让我们掌握真知识,学到真本领。依依不舍,泪水涟涟,却不得不说再见。师德昭昭如耿介拔俗,明月独举,师恩惠惠如石上清泉,润物无声,不可不言谢。在这里请让即将启程远行的我们和各位老师道一声:谢谢,您辛苦了!
作为法学院独立建院的第一届学生,我们一直深受学校和学院的高度重视,我们的个人发展也牵动着每一位老师的心,王华杰院长和张胜前书记亲自担任我们的班导师,一场场学术讲座,一次次班会座谈,为我们提供成长的平台。感恩母校,感谢法学院!在华水校园的四年里,庆幸遇见各位同学,我们在教室里奋笔疾书,我们在操场挥洒汗水,我们在龙湾湖畔畅谈心声,因为有你们,我的大学生活才会多姿多彩,意义非凡。感谢大家,轻装策马青云路,人生从此驭长风。逐梦行路志远,愿归来仍是少年!
二是怀有敬畏之心
作为正义的化身、公民的保护伞与社会秩序的稳定器,法律引领着社会向善向好,它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神圣地位也不言而喻。从踏进华水法学院的那一刻起,我们的名字就和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命中注定。而所谓命中注定,就是在某一时刻,我们明知道自己有千万种选择,却永远只会选择那一条,而选择即坚持,选择法律就意味着肩负更多的责任,需要用毕生捍卫法律的尊严。未来我们还会有漫长的求学求职岁月,而让我们能够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那份对法律的敬畏。也唯有永远保持对法律的敬畏,才能让法律成为我们的信仰,才能真正将法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厉行法治,以青春之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三是怀有坚毅之心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这个伟大富强的时代造就了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青年也在向时代昭示着我们是堪当大任的。无论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还是支援“7·20”特大洪水灾情,随处可见的都是青年的身影。中国共青团建团一百周年的历史也证明了青春力量、青春涌动、青春创造,始终是推动我们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希望在座的我们都能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用一颗坚毅的心点亮时代。每一个青年的生命都相似,只是点缀在生命里的梦想有所差异,愿我们都能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而这也会成为我们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光。希望我们都能在深处洪流之时,坚持听从内心的召唤,前行化坦途,所愿皆如愿。
最后,衷心祝愿我们的母校蓬勃发展,再创辉煌;祝愿我们的领导、老师工作顺利,桃李芬芳;祝愿我们的家长生活幸福,万事如意;祝愿每一位 2022 届毕业生乘风破浪,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