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用好抗疫生动教材 写好育人时代答卷
——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上好抗疫“思政大课”侧记
文章概述了学校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的积极举措,包括开展线上教学、提供服务保障、志愿者服务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等。学校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责任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学校还积极回应学生关切,为学生提供关爱和支持。
3 月的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来得狡猾而凶猛,多点散发,隐蔽性强,迅速席卷全国多个省市,形势复杂多变。我校地处的东莞市也面临着自 2020 年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急关头显本色。身处疫情防控主战场,我校将厚重、生动的抗疫“教材”,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讲好创新学院抗疫感人故事,弘扬好“抗疫精神”,传递好抗疫正能量,把抗疫“生动教材”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之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雷厉风行出实招,迅速打造“硬核团队”
面对疫情,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科学部署,相关职能部门精准施策、多举并措、积极作为,始终将师生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从严从紧做好防控工作,筑牢校园疫情防线彰显创新速度、力度和温度。
网上教学团队。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各二级学院及相关部门通力协作迅速行动,有序开展网络教学,规范严格教学管理确保教学效果,老师们纷纷化身“主播”与同学们相聚云端,耐心细致地为同学们讲解每一个知识点,确保网上授课质量。
服务保障团队。考虑到学生在家缺少教材、教辅资料的问题学校及时为全体学生寄送新学期教材,为同学们上好网课“暖心护航”。组建线上教学技术支持团队,及时为教师开展网络教学的平台操作和软件使用提供技术服务。学校领导以及质量管理办公室、教务处及各二级学院领导和相关教学管理人员深入线上课堂,对线上教学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和纠正。各二级学院辅导员积极协助任课教师做好考勤、加强学生管理。
志愿者服务队。校园多轮核酸检测期间,随处可见身着各色志愿者服的忙碌身影,他们主动担当作为、验码测温,积极协助引导、维持现场秩序。在此期间,涌现了不少温情暖心的瞬间。志愿者们及时给医护人员送水、工作餐,自发制作创意涂鸦以提醒受检人员保持“一米爱的距离”,自发录制抗疫加油手势舞……党员先锋队。学校党员积极响学校党委下发的《关于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倡议书》,协助学校做好核酸检测、教材邮寄、生活物资搬运、校园安全巡查等,用实际行动守护师生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力构筑疫情防控的“红色堡垒”和防护屏障,肩负新时代党员、干部应有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展现属于创新人的抗疫风采,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高高飘扬。
着眼育人出真招,聚焦抗疫“思政大课”
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要求全体思政教师讲好关于生命、责任、家国、英雄的故事,上好上活抗疫“大思政课”,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爱国情、报国志书写在战疫一线,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课程”坚定理想信念。学校以 2022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为抓手,多位主讲人围绕“疫情下普通人的坚守”为主题讲述校园内外、身边老师和同学们的抗疫故事,鲜活的校园故事,大大增强了思政课堂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把战“疫”力量转化为育人力量,多次集体备课,用身边故事阐述“爱国、奉献、忠诚、担当、团结、互助”的“抗疫精神”,让课堂“有知有味”,让学生入脑入心。
“第二课堂”厚植家国情怀。为引导学生科学抗疫,丰富居家学习生活,学校开展了“快乐连线、心的惦念”、“我与创新的独家记忆”、“三行情书”、“跳绳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举行都达到了预期效果,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管理学院石玉茹在“三行情书”的作品中这样写到:“风雨征程,建功立业,书写壮丽篇章。吾辈青年,风华正茂,争当时代先锋。听,彼方向有荣光在!”学校还开展了“守望相助、同心同行”主题摄影比赛,鼓励创新学子在居家抗疫的日子里,已镜头作笔,书写一封对家人的告白之信。
做好重点节庆日主题教育活动。在“世界读书日”当日,学校举行了“书香创新、喜迎二十大”赠书活动,共赠予学校党务干部和师生代表书籍共 180 余册,内容以党政、人物传记、画册等为主,不仅能为基层党组织提供知识能量,也能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为持续推动“书香创新”建设,鼓励和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起到良好作用。端午节当日,学校开展了“创新陪你过端午”主题活动,很多留校学生纷纷说道:“感谢学校,让我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关注细节出暖招提升学生“幸福指数”
面对疫情大考,学校把思政教育的触角伸向学生现实生活,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挂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强烈的家国情怀,守好“责任田”,护好“一校人”。
居家学习期间学校关爱不断线。学校切实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管理问题和现实问题一起部署、一起安排、一起推进。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注重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健康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生活方式。学校通过开展心理健康“快乐连线”、常态化开展与学生的谈心谈话、知识讲座等,建立一对一跟踪帮扶机制,关注重点学生群体,密切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及现实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帮助每一位校内外师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书记亲自与疫情期间留校的学生亲切座谈,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及时协助解决实际需求。学校以一封信的形式表达对网课期间居家学习的学生的关爱之情,鼓励大家越是关键时期更要努力学习超越自己、沉淀自己在校园重逢之日大家都要变得更优秀。
做好学校返校复课各项准备。学校切实抓好学生返校复课这个关键点,提前做足预案,综合分析研判,稳步有序推进复学复课。更加关注学生返校后面临的现实生活,诸如校园疫情防控问题、学生管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就业择业问题,以及受疫情影响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问题等。在学生返校复课前,学校组织多项专项演练、检查学生宿舍设施装备,从细节处体现学校对学生的关爱。
关注学生重点关切的重大问题。通过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学校一方面第一时间制定相关方案,构建全校“大就业”格局,贯彻落实“一把手”工作,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访企拓岗抓就业;另一方面广泛开拓就业渠道,建立资源共享长效机制,全面加强校企联动、协同育人,为学生就业打通学校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学校及时回应学生的重大关切,让思政工作走进学生、融入生活,增强思政教育的温度、拓展思政教育的宽度,提升学生“幸福指数”,为疫情大考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上下同欲者胜”。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作为高校有责任、有能力参与到疫情防控战斗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地、高高地举起,用课堂为战“疫”持续注入精神力量。我校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筑牢学校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化挑战为机遇,以立德树 人为根本,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用好疫情防控生动教材,以务实的举措写好新时代育人答卷。(文/党委办公室 陈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