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实现独立富强,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繁荣的经济、昌盛的文化、强大的国防,而这一切都要靠教育来奠基。当前,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更需要我们立足于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积极响应“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伟大号召,切实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红色校史中增强历史自信、使命自觉,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和改进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事业愈是重要,方向问题愈是紧要。教育的方向问题从来都是第一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关乎教育的性质,关乎教育的兴衰成败。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始终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立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办学治校、立德树人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提高党在学校发展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
二是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练就看家本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我们必须将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结合实践学党的创新理论,将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在常学常新上下功夫,在常学常悟上见真章,在常学常做上求实效,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
三是善于运用科学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和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为指导,结合革命、改革、建设具体实际,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钥匙”。在上学期末的事业发展研讨会上,我们一起重温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感悟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经验和智慧。我们还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应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是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手段。思想是人的行动的先导,对人的所作所为起着重要作用。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行动就可能一泻千里。做工作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抓住思想根子的问题,又要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抓住思想根子问题,要聚焦坚定理想信念这一首要任务。谈思想,必须抓住理想信念这个“纲”,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个过程,逐步端正工作对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在增强认同上发力,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工作对象在思想上认同学校政策制度,比如在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都要善于运用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真正将学校好的制度、办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强师生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是营造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奋斗文化。开拓创新就是要挺进无人区,这是孤独的,也是需要勇气的。走向新征程就是要不断开拓创新、披荆斩棘,坚定自信地走前人所未走之路、闯别人所未经之关,走独一无二的属于我们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扬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既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也要大力传承重邮基因、发扬重邮文化、践行重邮精神,提振全校师生员工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凝聚全校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要将传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与深入挖掘培育重邮独特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核相结合,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在干事创业中砥砺“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的干劲,淬炼“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培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五是要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和立足重庆办教育,坚持服务重庆“两点”定位和“两地”
两高”建设,坚持“四个服务”四个面向”,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庆区域发展需求,深入实施“世界一流学科攀登计划”
南山科研强基工程”等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着力深化科研创新,持续推进产学研政联通,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