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的方法”“怎么在三个月内提高考研成绩”“如何在一个月内通过四六级?”“怎样一晚学会图片处理技巧”……很多同学经常会在社交平台上寻求一些“快速学习”“包教包会”的方法,各社交平台上也有一些“速成知识干货”类文章分享,但这类速成知识真的靠谱吗?
“速成知识”主要指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学完的、有一定效果的知识或技巧。问卷调查显示,有95%的受访同学在网上冲浪时或现实生活中见过速成知识的文章,其中四成是主动搜索,五成是广告推送;有43%的同学认为该类文章短期有用。
很多同学选择速成知识的初衷是为了应付考试。经管学院李茂东同学为了通过四六级搜索过相关速成方法,“在准备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我觉得速成知识对于短期提分通过考试还是有很大帮助的。”他表示,使用速成方法主要为了增加通过考试的成功率,要想真正掌握知识还是需要靠长期的经验和不断地积累。
有些同学通过速成知识的技巧通过考试,尝到了暂时的甜头,于是开始产生依赖,习惯这种学习方法,失去夯实知识基础的学习耐心。物电学院黄敏同学前不久了解到她的高中好友平时学习不努力,每门功课都依靠考前突击,结果上学期的考试有两门没过,“她以前考前突击都及格了,所以更不愿意平时花时间学习了。”
还有些同学想学一些课堂之外的知识技巧,相比线下报培训班学习价钱高、时间固定,网课价格实惠、时间自由。在这些网课里,有一部分打着“速成知识”旗号宣传,只要几周甚至几天就可以学完某类知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外语学院李华琴同学想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图片处理和视频剪辑技能,于是交费学了“零基础、一周包会”的相关课程,但在真正学习后她发现,“虽然这类知识中的一些生活化的技巧、软件使用技能,能解决一些常见的、简单的问题,有一定用处,但这些知识都停在表面不成系统,不能解决专业需求。”她真正处理图片的时候,还是有很多技巧不会,需要临时上网查找相关教学步骤。
随着社会节奏的变快,有些同学好像也变得着急起来,他们希望最短时间内学到别人需要花费两、三倍甚至更多时间学到的东西,用最少的付出收获最大的回报,于是寻求速成知识及速学法。“这些同学期待自己在学习或者其他方面能在短时间能有很大的进步。”交通学院陈哲同学表示,网上的这类文章,虽然是因为有人有需求而焦虑所以发文求助,但这些文章产生的同时也在制造焦虑,让大家看了后感觉自己不快速学习就会落后于他人。
标题吸睛、善于隐藏、内容大同小异的速成知识类文章,正是抓住了大家不愿多付出时间精力、急于求成走捷径的心理,打出“低门槛”“高回报”的幌子,来套路用户,获得利益。
物电学院袁映同学在尝试使用几次速成知识之后发现,许多文章标题与内容只有一点关系,甚至有的完全不相符,要么是一些推广,要么是死板的套话。“在点击进去的时候我们已经花费了时间成本,但又对我们毫无意义。”
“其实有些人想速成,主要还是本身的拖延和懈怠造成的。”黄敏就觉得,如果她的高中好友平时勤奋、努力、踏实学习,打牢知识框架、丰富知识底蕴,就不会用考前临时抱佛脚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佛脚’临时抱,不如把准备做在前面。”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意味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学习也一样。或许速成知识有一定的存在价值,了解一下未尝不可,但不是长远之计。学习的积累、内化,需要我们不断的练习,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沉浸式地投入坚持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速成。
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曾经说过:当有两件事摆在你面前,一件你轻松可以上手,一件需要你从头学习摸索,别犹豫,选那件难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每次都是那件更难的事情成就了更大的成果。我所认识的所有高手,都有一种“舍易求难”的本能。
“‘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难。’这条路不是让你人云亦云,选择随波逐流走看起来难的路,更不是让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所谓难走的路,是基于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破,一次次自省和一次次认清内心选择后慎重做出的决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卞军凤说道,追求“速成”是一种懒惰的思想,在学习这一条路上,首先需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有巨大的决心与毅力,才会在行动上付出努力。
“在平常的摄影训练中,我也会看一些与摄影技巧文章,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遍一遍地实践,自己的拍摄技术完全不会有任何进步。在实践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废片,这些照片就是我一点一滴进步的见证。”文新学院陈姝蔓同学表示。
虽然身边有朋友选择用“速成知识”,但是化学学院赵雨峰同学每次看见这类文章都会避开,“不过是一些骗人钱财、消人时间、磨人心智的广告罢了。”他不认为有什么知识能快速学习实现自我吸收、消化的,也并不觉得自己短期学的皮毛能与别人长期扎实的努力相提并论,所以不会去搜索也从没点击进去看过,“无论做人做事都要脚踏实地,与其相信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如相信自己,平时好好学习下功夫。”(学生记者 郭万晟 吴雨霜 唐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