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广东理工学院 - 广东理工学院报

“绿”途有你,一路同行

作者:余莹莹  2021级本科商务英语1班    
2022-05-31     浏览(132)     (0)

文章讲述了大学生参与绿色环保的重要性,强调了个人对绿色发展的责任,并呼吁人们参与学校的绿色环保活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绿色校园文化贡献力量。


(蔡楚灵/图)


伟大的恩格斯先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是也,大自然给予我们向上生长的空间和力量,使我们得以在自然中突破时空,与过去的历史对话;得以在自然中大胆追梦,上天入海无所不能;得以在自然中展望未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源于自然,赖之自然,成于自然。故此,在人类高歌猛进新时代的“绿”途中,要求我们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

风清水绿天蓝梦,不仅仅与大国担当有关。2022开年的一大盛事,便是北京冬奥的隆重举行。当世界人民沉醉在北京冬奥极具中华文明特色的“二十四节气”和“冰雪五环”开幕式时,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则高度评价了本次北京冬奥在绿色环保方面的重大现实意义。

《自然》杂志指出,此次北京冬奥使用创新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场地供电技术、可降解材料制成的一次性餐具等一系列减排措施,大大减少了碳排放,证明了更广范围内碳中和的可行性。

中国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一个大国对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刻践行,“风清水绿天蓝梦”不再只是一个梦想,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等具有里程碑式的减排项目更是升华了“一起向未来”的冬奥主题。而与此同时,人民大众也逐渐成为实践绿色发展的主体。

节能减排点亮生活,更与每一个“小我”息息相关。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形成,厚植绿色发展理念,我们国家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实施降碳减能,促进绿色转型。诚然全国各地的节能减排活动实行得如火如荼,可当我们走进校园,走进生活,却也能看见一些不足。

走在广理的小道上,我们喜见干净整洁的路面,乐听翠莺在枝丫上鸣啼,清新的空气充斥鼻腔。沿着小路,越走越深,耳边尽是空调外机“隆隆隆”的嘈杂声。往往这声音,是夜,在鸣;白昼,依旧在鸣……

而伴随空调长期不停歇的,还有滥用电的现象。你是否在广理观察过,教室里常有“人走电留”的情况?当座无虚席的教室里人群散去,徒留几盏灯“顽强”亮着;寝室里最后一个离开的同学,没有关灯;甚至有的同学上厕所后,不随手关灯等等。校园里随处可见“节约”字样,时刻提醒我们恪守“勿以节约事小而不为,勿以浪费事小而为之”,但还是会有同学视若无睹。

其实,追求绿色环保,既是一种生态诉求,更是一种道德要求。看似微小的一个举动,却能积少成多,为绿色发展注入活力。你可曾看见过,广理青协志愿者,积极献身校园文明建设;你是否浏览过,公众号上“绿色校园”的宣传文章;你有没有参加过,相关的校园环保服务。如果你看过、浏览过甚至参加过,那你大概会知道,一个小举动对于建设绿色环保的文明校园意义有多深远了。

在广理,我们缺乏各式绿色环保活动吗?我想,大抵是不缺乏的,相反,我们缺少的是思想上的锤炼。绿色是生命之象征,是自然之底色。绿色,代表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与期盼。绿色环保减排的责任重于泰山,它不单单是一项国家政策,更落在了每一个“小我”的肩头。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可以多多参加学校的绿色环保活动,在实践中有所感、有所悟,在校践行绿色环保的理念,在外也不忘绿色出行、绿色消费,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添己之力,为建设绿色校园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同学们,美好环境应与美好心灵同在。唯有在山清水秀之间,人类的徜徉才能富有诗意。正如《霍比特人》中讲到,“如果有更多的人把家园看得比金钱重要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一个更美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