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淮河能源集团 - 《淮河能源报》

田集电厂点滴入手

小改小革解难题增效益

2022-06-10     浏览(103)     (0)

淮沪煤电公司田集电厂通过在机组循环水系统中加装联络门和改造低旁油站等小创新、小发明,实现降本增效、技术革新,为企业节约电费约50万元和提升经济效益。该厂注重一线生产,通过实践和积累发现创新点,提高工作效率。

本报讯(通讯员 田轩)“我们在一期、二期机组循环水系统中加装了联络门,正好在这次四台机组全停中派上了大用场,目前只需要运行一台循泵就可以满足电厂所有公用系统的使用,预计可在机组全停期间节约电费约50万元,别看生产环节的小改小革,也能带来大效益。”淮沪煤电公司田集电厂运行部副主任石正洋高兴地说。“电厂4号机组低压旁路液压油系统设备在正常运行中不能得到有效的监视,且设备每次出现故障时都只能依赖厂家处理,我们利用此次4号机组检修的机会,对此问题展开了重点攻关,用最经济、最可靠的方案将低旁油站监视与控制功能模块加入到机组DCS控制系统,不但节约了30万元的技改费用,也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电厂生技部热控专业点检赵松林介绍。

今年是田集电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该厂全体员工积极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存量资产提质增效的工作部署,结合生产工作实际,利用小创造、小发明积极降低生产成本,为推进企业降本增效、技术革新发挥推进作用。

之前,该厂一期与二期机组之间循环水不能实现相互供给,这使得一期或二期机组全停后,必须开启各自的循泵以维持电厂公用系统设备冷却使用。该厂认真研究分析如何提高机组循环水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此次在一期、二期机组循环水系统之间加装联络门,运行部专业管理人员现场指导运行班组进行了一期机组循环水改由二期机组循环水供给,停运一期循泵的操作,这是该厂首次进行的操作,打开一、二期机组循环水联络门后,四台机组仅运行一台循泵就能维持主机冷油器温度及闭式水温度均在正常范围。

此外,该厂3、4号机组低旁液动阀配置西门子PLC就地控制系统,因一些客观原因,机组运行过程中不能有效监视油站设备运行状态,系统出现故障更不能及时判断和处理。该厂由生技部热控专业牵头成立技术攻关小组,收集相关资料,经过调研后,发现其他电厂的低旁油站已升级改造为机组分散控制系统监视控制,但每台油站的改造将产生约30余万的费用,小组经过多次讨论和分析,决定自主完成低旁油站的升级改造工作。早在4号机组停运前,攻关小组就初步完成了低旁油站的改造方案,并编制了输入、输出电缆清单,逻辑组态、控制方案等技术资料。检修开始后,攻关小组在机组分散控制系统中,新增了低旁油站的测点故障判断、油站出力情况报警等功能,其中低旁油站的油泵定期切换、异常切换及切换失败报警等功能组态,是首次自主创新应用到机组分散控制系统。

一直以来,田集电厂积极举办创新创效、节能降耗等专项竞赛活动,大力营造“开源节流、提质增效”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员工解难题、破瓶颈、降能耗、提效益的内生动力,为企业实现安全、效益双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编后】

田集电厂在机组循环水系统中加装了联络门,仅仅是一个小改造,便可节约电费约50万元,这说明一项优秀的、适用的技改既能解决“老难题”,更能催开“效益果”。

想要通过小技改作好提质增效大文章,关键要扎根生产一线,生产一线是创新创造的沃土,职工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只有深入现场认真观察思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做好积累,才能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其次是要从细节处发现创新点,要根据实际情况,围绕关乎效率效益的关键问题,聚焦制约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抓小抓细,积极组织小改革、小创造活动,通过细节上的改变,让技术、产品更好地“为我所用”、为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