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母爱是伟大的。但我说父亲的爱同样伟大——一直伴我左右。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我很喜欢听这首歌。每次听时,眼睛就不自觉地湿润。父亲,已经走了,父爱却丝毫未曾离开。时过二十余载,父亲的一言一行,仿若昨天,历历在目,而且年龄越大,这种感觉越强烈。
父亲他瘦瘦的,个子不高,但正是他瘦小的身体撑起了整个家庭。我有兄妹五个,上有近七十岁的奶奶,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父亲先后在几个地方干过会计、厨师,直到1987年我出去上学,他还在外地一个工地上给人做饭。
在我眼里,父亲还是个文化人,一有空闲就看书、读报,所以他常常给我讲一些“大道理”,比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尽管直到成年了,我才真正理解这句话,并因此受益无穷。
父亲对儿女的爱是纯粹的,有时甚至有些纵容,这也许是人之常情、本性使然吧。兄妹中我排行老小,又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父亲特别宠我,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我小时候,兄妹之间打闹厉害时,免不了时常挨母亲的打骂,我便委屈地跑去找父亲“诉苦”。每每此时,父亲都会变戏法似的拿出好东西哄我。母亲很生气的样子,但也只是嗔怪一句:“你就惯着她吧。”我笑了,父亲也笑了。若逢此时他正抽着烟,他总喜欢把烟雾轻轻地吐向我,我则欢快地一走了之。
也许是兄妹中数我最小的缘故,在父亲眼里我总也长不大,无论我走到哪里他都放心不下。1987年我去了曲阜上中专,离家不远,堂哥去送的,父亲当然很放心。第二年的初冬,父亲突然到学校来了。离家时间虽然不长,但见了他我立即产生一种想哭的冲动,虽然努力克制着,但不争气的眼泪还是淌了下来。那时我只有寒暑假才回家,通信也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只有靠书信往来,父亲想我了,便坐了一天的车专程跑来看我。有家长来,同学们都很热心,女生忙着打饭、男同学帮着安排住的,忙前忙后,父亲很是放心,两天就回家了,临走时撂下了一堆嘱咐。1990年我毕业参加了工作,生活也比以前好多了,老人家本该安享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他却病了,得了严重的心血管病。看着他每天定时地吃药,再看看他微驼的后背和粗糙的双手,我就不由地酸楚、流泪,恨自己无回天之力!1995年初,父亲离世了,我最爱的父亲,走了。他一生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就是最后的远行,也走得那么匆忙,丝毫没给我们留下尽孝和见最后一面的机会。
“子欲养而亲不待。”那种无奈和心痛,只有亲身经历了才感受得到。自己小的时候,从来没想过他们有一天会离开,那时候的自己——哭闹,满意了就高兴,甚至手舞足蹈,连叛逆期的无理取闹都觉得理所当然。想想那时,是多么的奢侈和简单。随着生活越来越好,父亲却已不在,一想起这些,自责和惋惜就充斥内心。甚至有时感慨自己无依无靠,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了,觉得自己好可怜——的快乐?
每每怀念父亲,思念远方的亲人,我习惯用笔和不达意的文字,表达我对儿时时光的留恋和对至亲的思念。祝福天堂的父亲安好!也祝天下所有的父亲,快乐、健康!
供稿:程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