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山东大学图书馆藏稀见书目书志丛刊》选粹(三)

作者:穆允军 整理    
2022-05-25     浏览(234)     (0)


  卢乡丛书目录一卷(丛刊第三册),于世琦编,1933年石印本。于世琦,字朗霄,莱阳人,生卒年不详。曾就读济南育英中学、北京朝阳大学,后在青岛从事律师职业。民国年间,于氏抱发潜显幽之志,欲仿《四库全书》编纂《卢乡丛书》,搜集整理莱阳先贤著作。此书即为《卢乡丛书》之目录,分寓目文献和知而未见文献两部分,各按经史子集分类,每条简略著录书名、卷数、著者及朝代、版本,共收书二百六十一种,多为个人著述、编纂文献,其中有不少今已散佚的珍稀文献与妇女著作。此目对于研究莱阳文献乃至山东士家大族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


  海源阁现存书目一卷(丛刊第十册),聚文斋书店编,民国济南聚文斋书店蓝色油印本。聚文斋书店是民国时期济南有名的书铺,经理彭辑五,河北冀县人,善鉴别版刻。海源阁是1840年杨以增在聊城所建藏书楼,历经四代人悉心相守,藏书达四千六百余部二十二万余卷,为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至第四代主人杨承训时,藏书散佚,现主要藏在国家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此目应为杨承训将海源阁珍本抵押天津盐业银行时的售卖书目,分四经、四史、经、史、子、集、校本、抄本八类,每条著录书名、册数、存缺、批校题跋、版本价值,共著录九十九部一千二百三十一册。书前有《海源阁现存书出售办法》和小序,书后有王绍曾先生识语,对考察海源阁藏书流散有很大的文献价值。
 


 渠丘赵氏模鬯阁所藏善本书目一卷(丛刊第十八册),赵录绩藏,民国红格抄本。赵录绩(1875-1939),字孝陆,号模鬯阁主人,清光绪年间进士,山东安丘人,工词曲,酷嗜书,收藏甚富,尤重乡邦文献。赵氏卒后,藏书散出,山东省立图书馆得其一部分,渠丘曹愚盦得其一部分。曹氏所得,也颇多善本,后归入山东大学图书馆、青岛市图书馆、青岛市博物馆。此目是当时赵家售书给山东省立图书馆的目录抄本,著录书名、函册数、版本、纸张,善本还著录藏者、校跋者。山东省图书馆也藏有一部《渠丘赵氏模鬯阁所藏善本书目》,内容相同,行款、字体不同。此目对于考察山东文献递藏源流、山东先贤著述均有重要意义。


  扶沟柳氏捐赠清册一卷(丛刊第十八册),柳堂藏,柳式古、王献唐编,1932年油印本。柳堂(1843-1929),字寿余,号纯斋、勖庵,河南扶沟人,清光绪年间进士,宦鲁多年,藏书百余箱,著有《笔谏堂全集》等。王献唐(1896-1960),初名家驹,后改为琯,字献堂,号凤笙,以字行,山东日照人,长于音韵、金石、版本、目录之学,时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为柳式古(柳堂之孙)将其祖父六十九箱藏书捐入山东省立图书馆之书籍清册(清点时又取回第三十三箱内柳堂遗著一百四十三册)。按箱号排序,每条著录书名、版本、函册数,书后有清点总数、点收说明等,共捐入一万四千五百三十一册,以集部为主,尤多山东地方文献。卷端钤有“胶海张鉴祥字镜芙藏书画印”阳文长印。(供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