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云南大学 - 《云南大学报》

附中美学:那一抹橙红

2022-04-20     浏览(137)     (0)

在云附这座悠久而明丽的学校里,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美学。

这座校园,美得清新脱俗。不必说青石的阶梯,气派的大门,也不必说干净整洁的教室,生机勃勃的操场,单是阶梯教室侧门出来后的铁楼梯旁,就有无限的美好。

冬日的午后,信步此处,沐浴阳光,眼角余光也许就瞥见了暗红栏杆与墨绿树叶之间闪烁的那一抹橙红。

驻足观看,你的眼眸里会深深映出这小花的模样——橘红的外衣、喇叭似的身形、高傲的气质。它似一个个深深的酒杯,盛满了细腻的花香与明媚的阳光,混合着青春的朝气与酣畅的欢笑。

我想,它难道仅仅是一朵花吗?它何尝不是校园里活泼与美好的一个缩影?何尝不是附中历经95 年沧桑历史,仍风华正茂、充满活力的一个象征?看阳光洒在花瓣上,再回首篮球场上沐光打球的同学们,不由会生发出“人生正当时”的豪迈气概与奋进精神。我想,这正是云附的一大魅力所在。

它在那里灿烂地开放,不论岁月如何变迁、阴晴如何变化、背后的砖石路面如何坚硬、身后的栏杆如何冰冷,它始终在那里,以坚韧而傲然的姿态呈现着美。

回望云大附中95周年的办学历史,不正是如此?从1927年诞生于硝烟之中至今,云附的命运几经波折,甚至一度停办,直到1988年恢复现在的校名。变了的,是名字,是校园,是一群又一群可爱的老师与学生。不变的,是“诚正敏毅”的理念,是“读好书、交好友、行远路、做大事”的校训,是附中精神。

云附的美学便是此——美在它充满活力,美在它始终秉承的精神。

如此云附,如何不美?如此云附,怎能不爱!(2022届10班 管梓同

指导教师 马慧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