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云南大学 - 《云南大学报》

弘扬优良传统 争取更大光荣

作者:(云大附中1948届校友,时年91岁,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离休干部)  杨群    
2022-04-20     浏览(314)     (0)

今年四月,是我亲爱的母校云南大学附中95周年校庆。这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载着我青春的记忆,伴我走过了我人生中最重要、最难忘的岁月。

我是云大附中初四班,高中 1947 届、1948届的学生(我曾因病休学一年,反而让我幸运地拥有了两个不同年级的同班同学)。从1940年到1948年,我在附中学习生活了八年。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的年轻同学,可能很难想象,在那个战火纷飞、国家遭难的艰难岁月,云大附中却在艰难环境中荟萃了如楚图南、孙启孟、张光年、赵沨等诸多大师。这些老师们不但学识渊博,且几乎都是中共地下党员。在 1948 年 7 月云大附中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明令解散”时,学校已经成为坚决反蒋的革命堡垒,许多学生和老师都是共产党员或共青团员(当时称为“民青”,全称为“云南民主青年同盟”,是中共的外围组织)。正是在这一阶段,我在学校党组织的教育引领下,得益于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互助关怀,逐步觉醒,终于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一个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的革命者。我深深感谢为我“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育我们一代人健康成长的摇篮——云大附中。

云大附中的 95 年,经历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尽艰辛和锤炼。从城市到乡村,学校被迫多次搬迁,全校师生在“积极的、奋发的、民主的、自觉的、社会的、现实的”附中精神鞭策督促下,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把一所设备简陋、经费困难、最初只有3个班级的学校,发展成教学严谨、学风纯正、教师卓越、学生刻苦、整体教学水平极高、具有 18 个班级的完全中学,成为一所社会公认、青年学子挚爱的一流中学,创造了从1937年到1948年学校发展的“十年辉煌”。

95 年来,云大附中培育了一大批品德优良、理想远大、学识丰富、身体健康的青年才俊,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作出了卓越贡献。附中师生中有31位革命烈士,他们把年轻的生命奉献给党和祖囯,他们是母校的荣耀和光辉,是全校师生永远景仰学习的榜样。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正大踏步迈向新时代,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进。

母校的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今天的云大附中,已成为全省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作为一名老校友,我十分敬佩并致以衷心祝贺。希望以新校训“读好书、交好友、行远路、做大事”为引领,发扬光荣传统,不断改革创新,开启新时代,为祖国教育事业作出新贡献,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