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的睡眠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之一。优质的睡眠不仅对健康大有裨益,更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让日常心情更舒畅、工作学习更高效。
在当今社会快节奏生活下,大学生群体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现状如何,矿大学生的睡眠情况和作息习惯如何呢?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前夕,校大学生传媒中心面向我校学生组织开展了问卷调查,共收到1437份有效答卷。
95.11%受访者认为睡眠很重要
调查显示,长期保持优质良好睡眠质量的学生比例仅占到调查总量的20.31%。在睡眠质量较好的矿大学生中,有七成以上表示,规律的作息、良好的饮食习惯有益于睡眠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经常锻炼身体、坚持运动(38.24%),睡前听音乐、洗热水澡放松(41.76%)也是他们提升睡眠质量的好方法。
数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邢程从小就养成了早睡早起、规律作息的好习惯,长期坚持晨跑使她精神饱满。她说:“最近学习压力比较大,不得已减少了运动频率,感觉最近睡眠质量不如之前了。但总体来说,要是能睡得好,第二天就精力充沛、心情好,学习效率也就高。”在邢程看来,睡眠质量虽然不是影响学习质量的根本因素,却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之一。
值得欣慰的是,95.11%的矿大学生认识到了优质睡眠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为提升睡眠质量寻找对策。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的小王同学分享道:“我的睡眠质量不算好,所以只要有时间我会坚持泡脚,也会喝喝牛奶。”同样来自资源学院的小川同学也有助眠的“小妙招”,他说:“我一般都会在睡前进行一些比较舒缓的运动。”
调查发现,大家或多或少了解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但由于长期熬夜导致了生物钟紊乱,尝试改变后却发现睡眠质量竟不如从前,从而使不少同学产生了放弃改善睡眠习惯的想法。事实上,解决睡眠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今晚,你又准备熬夜吗?
调查结果显示,有七成以上的受访者晚上12:00之后入睡,其中有15.5%的受访者入睡时间在凌晨1:00之后。除了熬夜的问题,也有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睡眠质量时好时坏。睡眠方面的困扰给相当一部分同学带来诸多问题:如学习时注意力难以集中(80.9%)、皮肤变差(71.76%)、情绪焦虑(62.13%)等。
在影响睡眠质量的诸多因素中,睡前行为的影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调查显示,同学们更倾向于通过刷手机、玩游戏、看书等方式来度过睡前时间,其中睡前玩手机的受访者比例占到了样本总数的72.4%。
睡前刷手机的行为之所以占比如此高,是因为许多同学把它当作“睡前奖励”。建筑与设计学院的小马白天忙于繁重的课业,谈及睡前行为,她认为:“睡前刷手机像是我第二天忙碌生活的‘加油站’,它并没有影响我的入睡。”
部分同学与小马观点一致,但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同学意识到,睡前刷手机对睡眠有不利影响。来自外文学院的小妮说:“睡前玩手机,总会不知不觉玩到很晚。”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指出,10年间,国人睡得越来越晚,入睡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睡觉时常减少近1.5小时。年轻人智能手机使用率过高,成为拖延睡眠时间、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大部分矿大学生,在不断拖延入睡时间的同时,也渴望着更健康、有节制的睡前安排。
来自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的陈博文坚持睡前读书已有十年之久。在他看来,睡觉前应该营造宁静的环境,而读书不仅营造了外部宁静,还使内心也平静下来,这一睡前习惯帮助他收获了稳定良好的睡眠质量。
去运动场来一次酣畅淋漓的长跑,放下一天的压力,大口呼吸新鲜空气吧。在完成一天的学习之后,放下手机专心享受休息时间吧。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给自己一点时间慢慢改变,才能逐渐改善睡眠质量,收获优质的睡眠和饱满的精神。
就从今晚开始,早早上床,睡个好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吧!
(校大学生传媒中心 石亮灿 宋佳琪 张嘉怡 牛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