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飞行学院报》

坚持党的领导 传承红色基因
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飞行大学

作者:公为礼  本报评论员    
2022-04-30     浏览(81)     (0)


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深情寄语广大青年,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从人民军队走来的中飞院,同样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作为民航专业人才培育高校中的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学院牢牢把握为民航强国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时刻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教育引导学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铸牢理想信念之魂。

扎根中国大地 让党放心 不负人民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坚持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办学方向,对标世界一流,植根中国大地,汲取中国特色营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航飞行员培养道路,建设体现“国家意志、民航强国、大学使命、飞院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航大学,着力培养“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理论扎实、技术过硬、英语熟练、身心健康、团结协作”的高素质民航飞行员。

学院脱胎于人民军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中飞院人独特的精神标识。要始终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红色基因”,坚持和发挥政治优势,秉承“远举高飞、博学笃行”的校训,弘扬“忠诚团结、勤奋严谨、安全精飞、求实创新”的校风,传承“帮思想、教技术、带作风”的育人“九字经”,以“飞得正、飞得高、飞得远”为培养目标,躬身践行“人民送我学飞行、我学飞行为人民”的光荣使命,做到“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

坚守思政课堂主阵地 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充分认识思政课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领导率先讲好思政课,为全院师生带头上好思政课;发挥“九字经”中“帮思想”这个好传统,用心打造精品“思政课程”,要紧跟党的要求、学生诉求、社会需求,注重方式方法,创造让学生愿意听、容易懂、乐于行的高效思政大课堂。

思政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发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同时,发挥好“三全育人”优势,成立统一领导、多位一体、专兼结合的全员育人机制;完善立德树人的体系整合,增强工作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全程育人;创造立德树人的保障条件,配套资源形成育人支持体系,全方位育人。

“经师”和“人师”相统一 传道受业解惑

古人云,“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意思是说,能讲解经书的老师容易找到,但能以人格品行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怎样做人的老师却很难遇到。老师对专业的精通固然重要,但要有高尚的品格和德行更为重要。一名优秀的老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需要我们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要涵养德行,荣为“人师”,做到“经师”与“人师”相统一。

飞行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飞行,全天候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作风纪律、学习效果。注重学生作风教育,使其充分认识良好作风与精湛技术、飞行安全之间的协同关系;同时,教师们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注重榜样示范作用,润物无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养成。广大飞行教师以“蓝天作课堂,跑道当黑板”,书写“桃李满天上”,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飞得正、飞得高、飞得远”的优秀飞行人才,造就了“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典范。

作为民航院校中的先头,要坚持党的领导,因为这是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传承红色基因,因为这是学院育人的独特优势和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因为这是培育适合中国特色民航接班人的根本前提。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飞行大学激发青年智慧,凝聚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