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山东大学专题研究部署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作
作者:任立英 姜兆亮
本报讯 近日,学校分别召开文科类和理科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专题会议,部署相关重点工作,研究创新举措。校长樊丽明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副校长吴臻出席会议。
会上,吴臻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2年工作要点》等重要文件。与会人员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新任务。
泰山学堂、尼山学堂及相关学院分别就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数学、物理、化学、生命、计算机等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专题汇报、交流研讨。
樊丽明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目标任务、建设举措等方面作了总结讲话。她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对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山大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充分发挥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主力军作用,敢于探索、大胆创新、勇于领跑,超常规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形成山大特色,作出山大贡献。一要立足新时代,明确新目标。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与发展阶段,清晰认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时代坐标和前进方向,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接班人与建设者。作为“双一流”高校我们要服务国家急需,保持战略定力,强化立德树人,抓住“强基计划”、拔尖计划2.0的历史机遇,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以新时代新要求全面提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质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坚持“四个面向”,心怀“国之大者”,立足于国家2035年、2050年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落实科教强国、文化强国战略任务,深入研究基础学科人才成长规律,对标国际标准,构建人才培养“特区”,致力于培养世界一流的自然科学家、哲学社会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二要探索新模式,构建新体系。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就选才、培养、评价、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要充分发挥山东大学学科特色优势,整合海内外优质资源,创新优化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方案,打造高水平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要强化德育教育,加强价值引领,厚植家国情怀,培养人文与科学精神;强化大师引领,加强科教融合,将科研资源加快转化为育人优势;坚持开放办学,推进国际化和中国化相结合;深化学科融合、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世界一流科学家高端培养体系。三要探索新机制,提供强保障。要勇于突破常规,创新选才机制、个性化育人机制和精细化资源配置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加强政策支撑,着力提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尤其要在师资配备、参与科研、国际交流、评价考核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优良生态和强力保障。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威海校区、青岛校区相关校区领导,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部、人事部、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国际事务部、财务部、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威海校区教务处、青岛校区本科教育办公室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任立英 姜兆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