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 - 《德州学院报》
读书永不过时
作者:经济管理学院 赵铭浩
我们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读书。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再由高中到大学,书,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也可以换一种说法,是一本本的书将我们从“总角”推到了“弱冠”。有很多人把读书视为禁锢自由的牢笼,认为不读书也能闯出一片天地,不可否认,生活中确有些人读书不多,但事业却很成功。
那我们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呢?是为了找到好工作,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吗?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封建社会的读书观,这句话极具功利性。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句话是宋真宗在《励学篇》中提到的,在当时大致意思是:你考取了功名,就能获得物质财富,得到美人的青睐。现在社会对读书确实有些误解,认为读书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读书可以帮助自己成功,所以就得出了一个功利性的结论:读书就是为了成功。这个结论确实有一些道理,“我要高考,我要考研,我才要读书”。学工商管理的同学,把必修课学好就行了,不需要再去读文艺复兴的莎士比亚,不需要再浪费大把精力去研究卡耐基,不需要为了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故事哭得不能自己。
我觉得读书不应该基于功利目的。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这才是读书的意义所在。也有的人说:“我读了那么多书,早忘了,有什么用?”前文已经提到读书可以“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也可以说,读书就像是吃饭,你吸收的养分都合成了你的骨骼,长成了你的肌肉 ,变成了你的皮肤。我们读过的书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言行举止,让我们变得优雅,诙谐。
读书也是一种心灵交流的方式,与文字碰撞出火花,点燃心中的一片热情。它可以让我的内心更加强大,即便是磕倒了,仍可以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前行。未来的路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希望在以后不如意的日子里,可以放下琐事,静下心来,沏一杯好茶,读一本好书,将琐事交给时间,心平气和地面对生活。
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同学们,多读一些书吧,读书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