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师范学院建校不久,校址选定在信阳市西郊谭山包,这就让学校与山联系在一起。谭山包并非孤立的山,自然是信阳山水城市特征的体现。信阳市南北西皆为峰峦叠嶂,尤以西面和南面山岳蜿蜒。西郊谭山包,南望贤山,以浉河相隔;北接绵延山丘,一望无际;再向西则进入四望山深处腹地———信阳毛尖主产区。谭山包可谓信阳市向西进入山区的标志,从市区通往南湾湖的一条道路由此经过,信阳高中曾经在此办学。当年,谭山包较信阳师院有名,信阳市人皆知谭山包,许多人并不知晓刚建校的信阳师院。信阳师院立足于此,可谓山中学校了。
初期的信阳师院,标志性的山,就是谭山包。那时,校区基本上就是老信阳高中的地面,面积不大,谭山包在校园之中。谭山包并不高,但因临路而兀立,与贤山浉河对望,远观似蒙古包,所以称之为山包,显得特别。山包上没有裸露的岩石,覆盖一层薄薄的土质,种植了浓密的松柏,常年笼盖着墨绿。山包上无陡坡,更无峭壁,有盘绕的小路,时有师生徜徉其中,或读书,或休闲,或观景,谭山包是学校当之无愧的景观,也成为学校的代名词和标签,多年毕业的校友,都自称为“谭山牌”。
时日推移,校园扩展,学校的山就丰富了。校园拓展主要朝北走,而北面则是与谭山包连接的山丘,虽无高峰,但此起彼伏,各处耸立,也颇有些气势。校园山多起来,但这些山过去都是荒芜的野岭,并无名谓,纳入校园之后,成为校园的组成部分,而且构成学校不同的方位,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就不能没有名字。伴随学校规划和校园文化建设,道路园区逐渐得以命名,校园中凸立的山便各得其名,乃名贵园、桃李园、东坡、钟秀岭、大复山。
名贵园处于校园的中心地带,也是学校地势高处,南北与人文楼和半亩塘及图书馆呼应。名贵园原为地势缓缓高出的丘峦,遍布荒草,树木稀疏,并不像山,只有北面兀起,有石头裸着,后围堰形成半亩塘。之所以谓之名贵园,乃一众学人煞费心机而为之。因其位置特殊,校庆三十年之际,校友捐赠的花木紫薇、晚樱、桂花等种植于此,并建成文心亭。其实,花木无所谓名贵,但文心亭而成,便有可贵之处。学校是尚文之地,文化可铸炼灵魂,文心自然可贵,古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此处景观初成,便是诵读佳处,由此生义,则名贵园当之无愧。
桃李园与名贵园东西互望,原有水渠相伴,为南北走向的山丘,草多树少。后东面学生生活区连成一片,成为青年学子集中的区域。青年富有朝气,育人常谓培育桃李。青春少年桃红柳绿,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众口一词,这里便成了桃李园。园中自然种桃种李,桃李芬芳,与徜徉其间的花样少年相映成趣。但桃李园存留有原茶农栽种的信阳毛尖茶树,体现出淮南茶乡的特色。桃李园还栽植有桂花等各类花草,与桃李第次开放,花香满园。园中建有桃李亭,乃为园区的标志,亦为师生诵读观景绝佳去处。
东坡紧邻学校东门,基本是原山面貌。因东面高,向西延低,而东门顺势而下,故而命名为东坡。这一命名,显然追趋了文学家苏轼的字号。苏东坡乃唐宋八大家之一,但同时也是宋代政治家、词家、诗人、书法家,虽人生多坎坷,但道德文章,堪称典范。因袭苏子的字号,也意旨师生宗师东坡先生之精神,不疲不懈。东坡树木皆为原生,葱茏茂密。东坡之东,已是校外,矗立众多建筑;而西边,则是教九楼、生科楼、数学楼和北泽园教师生活区,东坡成为天然屏障,与之相隔。
钟秀岭东邻艺术楼、教九楼、生科楼、数学楼,西偎图书馆、经管楼、教科楼、计算机楼,南北耸立,犹如学校后部的脊背。山岭虽不甚高,但自成一体。岭上树木多样,有成片浓密竹林,呈原生态状,绿荫浓郁,秀色可掬,延展在学校众多教学场所,可谓钟灵毓秀,故名钟秀岭。钟秀岭自然美是其本色,人文美则是校园文化赋予。2015年,学校40年校庆,作为校园美化工程,在岭上筑砌山间台阶和曲径,路边栽植松、梅及诸多花草,装上了路灯,登山有路,昼夜通亮。同时,建成三个具有师范特色的文化广场,镌刻有韩愈《师说》等名篇典章,彰显学校“传道授业解惑”使命。登临钟秀岭,可赏山林自然美,更可品味人文韵味。
大复山则依明代“前七子”何景明字号名之。何景明,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乃明朝文坛领袖。之所以以何氏命名,绝非牵强附会,皆因大复山人生于斯,眠于斯。此地原为何氏飨堂,何景明在此出生,在此成长;中试之后外出任职,于陕西提学副使任上辞世,最终魂归故里,葬于生地。学校扩展后,这里就纳入校园,成为学校的人文景观。大复山位于学校西门北侧,与钟秀岭、东坡自东而西并列。此山完全是先前原貌,在体育馆正北,有何大复墓庐驻卧山坳,山体原始,草木丰茂,茂林修竹,蔚为壮观。后为保护何景明墓园,学校携手信阳市在墓庐前依旧制矗立了翁仲、石马,重建了碑牌,并在西边修筑纪念馆,丰富了景观设施,谓之“景明园”。自此,师生游大复山,就不仅仅看景,还要拜谒大复山人,尤其各地来校访问的专家学者,都要到此一拜,以表达对先贤的崇敬。大复山及景明园忝列校园,让学校接通了历史文脉,赓续了中国的人文传统,为学校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信阳师院多山,因山而校园有起有伏,伴以众多建筑,错落有致,有气有势。因山而植被丰茂,有原始山林,有各类植物,更有各色鸟类四季常驻,加上修葺增添的亭阁景观,绿围翠绕,鸟语花香,颇有名校武汉大学风格,真乃园林校园,不负河南最美大学美誉,在此读书为学,岂非人生幸事!
(作者系文学院原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