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 《宁夏党校通讯》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努力开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作者:马维国    
2022-01-30     浏览(65)     (0)

乡镇党委书记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要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从历史中获得启迪,答好时代考卷。要当好引领一方、发展一方和造福一方的实干家。


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要赓续红色血脉,牢记初心使命,始终站在人民群众之中,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史为鉴、勇毅前行,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一要学好党史。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要做好今天的工作,承担起新的使命,我们必须对党昨天的奋斗有深切了解,在历史经验智慧的学习运用中提升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曾意味深长地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我们要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以史为镜、以史明志,了解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和根本成就,认清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我们就一定能更好地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开创新的历史伟业。

二要启迪智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党历来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方此“船到中流、人到半山”之时,我们更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拨云见日,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才能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三要答好考卷。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乡镇党委书记要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个重中之重,在三个方面持续用力。一是当好引领一方的“领路人”。一个地方发展好不好、快不快,与当地的干部息息相关,也是对地方“一把手”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提升谋全局、带队伍的能力,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发展定位,多谋划一些打基础、促当前、利长远的事项,切实当好引领发展的“领路人”。二是当好发展一方的“推动者”。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树立“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理念,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抓牢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抓住产业就业两个关键,抓实村集体经济和扶贫项目资产两个基础,切实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在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上,要组织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广应用积分制和清单制,促进乡村治理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推动乡域内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覆盖,推进乡村振兴有关具体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当好造福一方的“实干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时时注重听民声、纳民意、暖民心,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加快解决“急难愁”,努力满足“民之盼”,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获得感越来越足、幸福感越来越强。

(作者系新任乡镇党委书记进修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