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年轻干部应练好 调查研究看家本领

作者:·吴旭    
2022-04-05     浏览(121)     (0)

年轻干部应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以政治素养为根,聚焦解决问题,科学运用方法,保持求实作风。通过不断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党的好干部。


善于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年轻干部堪当大任的重要看家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年轻干部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并深刻指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充满革新与挑战,年轻干部在经历、经验上处在成长期,亟需磨砺和积累,更应善于调查、勤于研究,才能“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随波逐流,更好地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当好党和国家事业的铺路石。

以政治素养为“根”。调查研究能力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地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这深刻表明,调查研究能力与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密切相关。年轻干部作为党的干部队伍的生力军,必须明了“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的道理,坚持把正确的政治信仰、政治站位、政治立场作为干事创业的根本遵循,把吃透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精神作为开展调查研究的源头工程,在紧扣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增进人民福祉中,校准调查研究的前进方向。

以解决问题为“魂”。调查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应用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要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对尚未研究透彻的调研成果,要更深入地听取意见,完善后再付诸实施;对已经形成举措、落实落地的,要及时跟踪评估,视情况调整优化。”年轻干部处于工作一线,对于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有切身体会,应当时刻保持敏锐性,主动发掘工作靶点,让调查研究之“矢”能够瞄准攻坚克难之“的”,聚焦具体矛盾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的举措,做到查实情、出实招、见实效。

以科学方法为“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科学的方法,调查研究就会有心无力。要综合运用访谈、问卷、现场观察等多种途径,收集翔实充分的材料,多角度、立体式地掌握实情。要坚持理论思维,将大量的、零散的基础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本质,把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升华提炼为理性分析,探索因果关系、内在联系,进而对症下药、精准施策。要运用系统思维,厘清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全局问题和局部问题等,把握好成果运用的整体性、协调性、次序性和衔接性。

以求实作风为“里”。调查研究要成功,就不能爱惜“面子”,丢了“里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防止为调研而调研,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年轻干部不能把调研作为自己的走秀场,搞调研“政绩”,那些浮于表面、蜻蜓点水般的调研都是纸糊的墙——靠不住。要带着刨根问底、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对调研中的存疑点、空白点揪住不放,尽最大努力扫除调研盲区,让调研成果真实可信、扎实有效,真正改进工作、促进发展。

年轻干部处在事业的“拔节孕穗期”,调查研究是基本功、必修课。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没有速成班,是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年轻干部要讲政治、立目标、重方法、强作风,才能久久为功、厚积薄发,不断充实工作底蕴、增强干事力道,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党的好干部。

(作者为北京大学党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