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安大学 - 《长安大学报》

《健听女孩》:有些表达不需要言语

作者:代阔雨    
2022-04-18     浏览(101)     (0)

《健听女孩》是一部由夏安·海德执导,艾米莉亚·琼斯、丹尼尔·杜兰特等主演的剧情电影,于2021年1月29日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在它身上有着一系列耀眼的光环:圣丹斯历史上第一部拿下美国剧情片单元所有最高奖项的电影;由AppleTV+豪掷2500万美金翻拍而成、第9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项的获得者等等。由于这些光环的加持,《健听女孩》听起来似乎像是一部史诗级的巨作,但其实,它讲述的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聋哑人抚养下的健听一代。

健听身份的双重错位

影片的切入点非常巧妙,聚焦于一个聋哑家庭中唯一听力正常的女孩。顾名思义,健听女孩就是指听觉正常的女孩,这在我们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露比不同,她出生在一个聋哑人的家庭当中,父母、哥哥都是聋哑人,只有她是家庭中的“异类”,这使得年龄最小的她没机会做家里的宠儿,反而早早地肩负起家庭的责任,成为家庭与外界沟通的“传译员”。而站在社会的角度上来看,“聋哑人家庭”的标签又让露比无法彻底地融入到正常人的社交和生活当中,她理所应当地被排斥在外,成为社会中的“异类”。这种健听带来的双重身份错位,使得露比成为一个不断穿梭在有声世界和无声世界中的女孩,她是两个世界相互沟通的桥梁,可身份的特殊性却又使她无法被两个世界完全接纳。于是,露比不断地忍受着内心的煎熬,矛盾和缺乏归属感造就了她敏感自卑,甚至有些怯懦的性格阴影。

“健听”对于露比来说,既是不幸,也是幸运。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使得露比更加在意自己的听力和声音,唱歌成为她抒发情绪的有效渠道,并逐渐展现出自己的音乐天分,最终被老师所赏识。这构成了巧妙的反差:出生于聋哑家庭中的女孩居然颇有音乐天赋。所以音乐在这里更像是露比与原生家庭之间矛盾冲突的具象化呈现,也让露比追求音乐梦想这条路显得更加坎坷。

身份错位带来的双叙事视角也可以让观众更加客观地来思考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对于露比来说,即使心中深爱着家人,但她仍然渴望可以拥有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不再只是家庭与外界沟通的“传译员”。家庭在此刻显然已经成为她逐梦路上的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她融入正常人的世界。而对于家人来说,露比则是他们安家立业,得以在社会中生存下来的关键。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露比一家人都存在一定的自卑和敏感,这令他们少有与外人接触。尤其在露比参加表演的音乐会上,导演用近一分钟的静默无声来还原聋哑人的感受,刻画他们的无助,进而突出弱势群体在社会中的尴尬处境。只有露比在他们身边,他们才具有安全感,可这也就意味着对露比个人发展的束缚,两者必然冲突。牺牲小我,维护家庭的集体利益,还是追求独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不仅仅是露比面临的两难之举,更是摆在观众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内心情感的巧妙传达

情感是艺术永恒的主题,而如何影像化地将其呈现出来则是一部影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健听女孩》中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情感,如露比和母亲的母女情、露比和哥哥之间的兄妹情、露比和维老师间的师生情、露比和迈尔斯之间的爱情等等,这对于一部以聋哑人家庭为主要背景的电影来说是比较难以去处理的,因为情感的表达往往离不开语言的叙述,所以如何恰当地传递情感将是影片的难点和亮点。

通常情况下,情感的表达会随着语言交流不通畅而产生障碍,并拉远彼此的心理距离,最终产生隔阂与矛盾。《健听女孩》则非常巧妙地处理了这一点,因为哪怕是自己的家人,信息的相互交流也是需要以理解为前提的,而聋哑人和健听者在表达方式上的巨大差异,必然会影响到彼此心灵的沟通。在影片中,露比经常会在“交流内容”方面,于正常与非正常的共处环境之下尴尬不已,如父母就性爱之事产生误会而和露比、迈尔斯进行沟通,导致露比出尽洋相等。这些场景既是在为之后露比和家庭之间爆发冲突做铺垫,也是在渲染他们之间情感沟通的困难。由于原生家庭的特殊性,手语便成为露比无言传递自己情感的另类方式。无论是在和维老师、迈尔斯的相处过程中,还是在舞台上进行演唱时,露比都会加入很多手语手势,这其实并不是多年以来形成的下意识习惯,而是露比心中与自己聋哑亲人最深厚的感情纽带。露比和迈尔斯的爱恋也不是从“我爱你”之类的话语展开的,而是通过两人日常生活的点滴,如一起练合唱时的肢体接触,一起跳水嬉戏来微妙地呈现。露比与维老师的师生情也是如此,维老师一直以来对露比的特殊关照,在危难关头的挺身而出,早已将他看重露比音乐天赋的情感表露无遗。

情感的无言传递,看似与影片中的“健听”相矛盾,但这恰恰是最贴合主题,最适合本片的叙事策略。当人们的情感发自内心时,无论是语言还是手势,无论双方表层的交流方式如何,最终都能够感受到彼此心底最真挚的那份爱。这也正是《健听女孩》能够在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角斗战中胜出的原因:它没有选择在技术上发力,也没有选择讨巧的“正确”主题,而是返璞归真,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难得地以“情感”为核心,将故事娓娓道来,从而感动观众。

优美的视听取代痛感

《健听女孩》所表现的题材是略为沉重的,可它带给观众的观影体验却相对比较愉悦,并不像《我是布莱克》那样令人抑郁、感伤。这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编剧给予了露比一家人一个美好的结局,不过更多的则要归功于导演在视听处理上的高妙。

影片整体的色调偏暖,在背景、布局、道具等方面都运用了一些色度相近的颜色,如红色、橙色、粉色,并搭配日光或柔化的灯光,令观众在视觉上感到非常和谐,丝毫不突兀。露比在影片中也经常穿暖色调的衣服,如红色格子的衬衫、帆布鞋、毛衣、裙子,以此向观众暗示,在露比沉默的外表下,有着不屈的斗志,不息的生命热情。露比有时也穿绿色的衬衫与外套,这是青春的底色,传达出一种生长、希望、理想的意念,紧扣影片主旨。与此同时,影片在拍摄过程中还选择了很多色彩饱和度高的服装、道具来点缀画面,有效地让画面更加轻盈和明亮。这些优质的视觉元素不仅给影片增添了很多温馨、治愈的味道,还可以准确地传达出画面想要传递的情感。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影像色调的感受来把握情感和叙事的走向。在听觉方面,音乐是贯穿影片全线的元素。它一方面代表着聋哑群体与正常社会群体间的隔阂,另一方面又承载着露比的梦想,激励着她成长,促使她独立。影片中,音乐并不仅仅是作为背景而存在的,它更是极为重要的叙事线索,如《It’syourthing》《Bothsidesnow》等,这些音乐也承担着解说影片的作用,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大量非风格化的音乐使用也构成了本片的一大特色,令其有了一些音乐片的味道,观众在观看影片的同时也获得了耳朵的享受。影片中的插曲也有很多,且都节奏轻快,旋律悠扬,拥有一种浪漫的格调,体现出主人公露比青春的蓬勃和生命的活力。此外,《健听女孩》还请来了《爱乐之城》的音乐总监马里乌斯·代·弗里斯,使得本片在配乐和歌曲的选择上非常契合,颇有新意。

优美的音乐和画面相辅相成,共同奠定了影片较为温馨、愉悦的基调,从而取代了此类题材惯有的伤痛感。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健听女孩》涉及到聋哑人、校园霸凌、底层教育等尖锐的社会话题,但创作者却软化或规避了一切能够带给观众心理痛感的情节和视听元素,从而让影片的风格更偏向和谐温柔,少一份沉重遗憾。

能够在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角逐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大的黑马,《健听女孩》当然是有其独一无二且值得称赞的一面。没有壮丽的场面和宏伟的主题,没有刻意的煽情和痛感的传达,没有花哨的视听炫技和故作高深的装文艺,《健听女孩》仅仅是用最简单的温馨故事,流露出最真挚的情感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