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报》
【我和我的大学时光征文选】色味兼具的盛宴
作者:文新学院 马欣悦
恍若酸甜苦辣色香味俱全,时光像一位不动声色的巧妇,在明暗不定的灶火里,烹饪着独属于长理的满汉全席。而我身为这场盛宴的宾客,自是饕餮一番,斟酌出了几分滋味。
身在长理的时光,我时常回味出丝丝甘甜。对一所高校的印象,总是藏在零零碎碎的小事上,层层叠叠地堆积,直至它成为你的感情符号、心灵庇所,且不论心头感想,堪是舌尖上的长沙理工大学,食堂就别有风味——湿润泛阴的早晨,擎着一把热闹的伞,伞下亲亲热热地凑两三好友,快活地结伴去西苑食堂;那里的牛肉卤粉晶莹饱满,鲜香扑鼻,一旁的煎饼果子铺不甘示弱,卖相极佳地引诱食客。大快朵颐后,豆浆稀饭却是姗姗来迟。
犹记得夏日清凉冰豆沙,瓷碗盛上一捧绿意,一抹糯甜沁人心脾,我的意志好似也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只待再来一碗。
几处食堂散布于长理人流量大之处,各具特色的美食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我与长理磨合的过程,像素未谋面又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然后柴米油盐酱醋茶里,对彼此不断探索了解,终有一天我们心有灵犀一点通,掀开那层若有若无的帷幕,坦诚相见。
蓬勃朝气的少年人总是可亲可爱的,我错肩而过,侧耳倾听他们的欢声笑语,仿佛听到了一个时代后浪的前赴后继、奔涌不息,它们撞击到了长理这块巨石上,发出震耳欲聋、摄人心魄的回音。
身处长理,我总会剪下一段寂寞又安静的时光,模模糊糊中我品尝出了酸甜。晚自习之后,月亮总是孤零零的垂钓彼方,而星星并不甘愿陪衬,它们被随意洒在了宁静的夜里,附和寂寂的树影,铺开一方长理水墨画。
我偶尔举起相机捕捉它们,总会后知后觉地想起远在外地的家人。一股藕断丝连的牵挂油然而生,它和“我要独立长大”势均力敌、平分秋色,而我跌跌撞撞地选择了一往无前。
每每看到灯火通明的寝室,一种归属感涌来,那些蜿蜒不绝、磅礴浓烈的理想,都掩盖在厚厚的书籍里,都粉饰在前往图书馆的路上,都停滞在那些踊跃的课堂里,都写在了我不甘平庸的脸上。
不施粉黛,不故作姿态,比起开学伊始军训时的辛苦委屈,对未来不可预料的憧憬,席卷了我的心房;我偶尔设想我的大学生活,是风风火火还是平平淡淡,是忙碌的不知所措还是计划的有条不紊,再后来我是泯然众人还是浪遏飞舟……那些闪烁的迷茫都渐渐在日复一日上课的路上沉默,因为很多事情,不是想了才有结果,而是做了才有答案。
在长理思考回味的时光,总是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悠长,酸中噙着甜,舌尖泛起咸。
执笔畅想,在麦田守望,我的诗和远方。
我亦曾细细密密地咀嚼过一些苦和泪,这些灵巧的心绪脱缰,并不臣服于它的主人。
我总是在身后狼狈不堪地追赶,脚步愈行愈快,直到我这个不称职的猎人将这些负面情绪都捕获,又化作心灵手巧的织娘,把它们针针线线,缝在了名为“理智”的盒子里。
我不断“反刍”着回忆,在磕磕碰碰中领会别样的成长,在失望挫折里寻觅初心。
加入学创部和各种社团的生活总是忙碌紧张,就像一折京剧,兜兜转转我粉墨登场。或许那份辛苦也杂糅着一位新生的不熟练和不自信,但感激各色各样的活动和写作,让我在不厌其烦地策划里,总能窥见文化的盛宴的一角,也让我走的每一步都有足音回荡,都有幽兰暗发。
看似轻飘飘的几个月却又那般劳碌,我尝遍各种酸甜苦辣咸滋味,也知我的征程方扬帆起航。
我对我的大学时光,甫一见面兴致勃勃,只静待未来几年,我们合奏行板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