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读过的书,会成为我们人生的一部分吗?
读过那么多的书,忘记是很正常的事,但遗忘就等于无意义吗?我们读一本书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记住它的内容,我们才选择读吗?我想当然不是,我们读书是为了更重要的事情,或许是为了提升内涵、增长见识,或许是想看看别人的世界,又或许只是因为想读……遗忘并不等于失去,因为我们早已把它变为自己的一部分,在我们的精神上,在我们的言行上,都有着它的影子。
我读诗,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懂得坚定信念,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感叹人生悲凉,在“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中体验洒脱的快乐……
我读书,在《目送》中看到我的身后满是父母的牵挂和“不必追”的无奈,在《小王子》中陪小王子看了四十三次的日落、画了他喜欢的绵羊,在《人生最美是清欢》中做一个心怀清欢的简单的人……
意气消沉的时候,我读《苏东坡传》,“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我又鼓足了自信和勇气重新振作;闲来无事的时候,我翻开《红楼梦》,看到黛玉葬花,仿佛想起来前世模糊的记忆,最后梦落红楼,泪洒红楼……
我的心灵会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书中的那些故事时而让我感到寒霜彻骨,时而又如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读书是智慧的行为,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在岁月的沉淀中,读书成为我生活里的一束光,给我带来愉悦和释怀,而我也渐渐地在书本中悟哲理、懂人生。
我的思想在书中得到提升,读书时,我的思想会如彩色的蝴蝶,在盛开的花园中采蜜,我的思想又会像小小的浪花,在广阔深远的海洋中翻涌。读完的书,就算记不得,可有时候写文章,思想会有一种莫名的力量,我想,那可能就是被称为“灵感”的东西。
遗忘并不等于失去,读过的书,已经转化为我们精神的一部分,丰富着我们的头脑,洗涤着我们的灵魂。所以,我是一直相信着“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自有黄金屋”之类的话语。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书中内容,也不是说忘记了所读过的书,就没有了意义。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那么一盏灯,那是我们所经历过的路、所读过的书赠与我们的希望和动力。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世界,看清自己,让自己在无所依靠的时候,有强大的内心支撑自己,让自己在无所事事的时候,能够有一种严肃的力量,在推动着自己向前。“我们只有内心丰富,才能摆脱生活表面的相似。”
于是,我静静地,慢慢地,不囫囵吞枣,也不敷衍了事,在书中忙里偷闲,寻找人生的真谛,这何尝又不是人生之快事?
(卓陇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