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华师范大学 - 《西华师大报》

巷里烟火

作者:谢小敏    
2022-03-15     浏览(90)     (0)

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读高中时,放学后在小巷里品尝各种小吃摊的情景,以及菜市场的热闹景象。作者认为在烟火气息中生活,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作者对市井生活充满感激和热爱。


读高中的时候,沿着校门口左转是一条古老的小巷,马路两旁挤满了简易的小吃摊儿。走进巷子,首先就是巷口从竹篾里冒出热气的包子铺,四五块钱就能吃个顶饱,再配一杯甜豆浆,直暖到心坎儿,那滋味真是绝了。继续走是一家卖韭菜盒子的,烤得焦黄的皮儿裹着金黄的鸡蛋和青翠的韭菜,光是外表就已经让人垂涎欲滴。不远处是煎饼果子,两个盘子那么大的煎饼果子撒上火腿片,培根、鱼排、鸡柳切碎,最后擀上刚泡的酸萝卜丁儿,一切都显得刚刚好,连美味都来的那么自然。还有锅盔、掉渣饼、手抓饼、饭团、凉菜、关东煮、卤蛋、菠萝土豆……真的是烟火笼聚,香飘十里。

那是我的人间天堂,放学后一头扎进小巷,流连在各个小吃摊间。忘却外面的琉璃繁华,释怀种种糟心际遇,只专注于口中的美食,贪享那一刻的舌尖迸裂,唇齿留香,然后携一身的烟火味又没入人间。

出了巷子是一条左右延伸的马路,时间久了水泥脱落,一到下雨天马路上到处都是浑黄的水渍。挨着巷子的马路边是一个自发形成的菜市场,不到天亮,菜农就挑着还挂着露珠的小白菜、成捆的豇豆、圆润的茄子蹲坐在这里拾掇,等着做早饭的人们赶来挑选。彼时菜市场的声音此起彼伏,有小贩儿吆喝自家菜品的,有拉拉扯扯讲价的,还有缓缓驶过的车按喇叭避让行人的,热闹不绝。等到买卖高潮过去,忙了一早上的菜大婶子终于得以闲下来,进到巷子,打包一碗重庆小面,浇上辣子油,撒几粒豌豆子儿,再重重地加上两勺杂酱,卧几片小白菜,当然也少不了调色又调味的葱花,端回菜摊坐在小马扎上开始呲溜儿,配一口热汤,砸吧嘴———一早上的疲惫一扫而光。若是有顾客来,大婶立即麻溜地站起来,还来不及将嘴里的东西咽下,又把碗往高一点的地上一搁,开始捡菜、上秤、收钱,样样不耽误。几十年如一日,大婶都是这样过来的,自她结过婚后,便干着卖菜的营生,这个菜市场是她眼见着做起来的,浸淫了她的浮生韶华,经营起她的油盐柴茶,这样忙碌又充实的生活使她始终带着笑。在这市井生活的每一个人,他们眼角的笑纹和心底的满足丝毫不比旁人少。沿着马路远去的霓虹灯光和五光十色的高楼大厦与此处构成了此岸和彼岸。繁华闹市的人们厌嫌这种日子没有激情和斗志,失了光鲜,少了滋润,也过于平凡,他们心里狠狠告诫自己不奋斗以后就只能这样过。可是那市井深巷的人们啊,他们不是在向命运妥协,他们只是在好好地生活。

黄昏的小巷,炸土豆的锅还在滋滋冒油,我背着书包双手插在兜里慢悠悠地走着,这时候菜市场很多小贩也在准备收摊了。对面一个中年男子,大约三十多岁,跛着脚,在将菜筐一个一个搬进三轮车里。他显然有些吃力,头上冒着细汗,收拾完后,他又弯腰把地上丢的烂菜叶子捡进塑料袋中扔在巷口垃圾桶里,然后又返回去蹬三轮车。他倒车时,满是泥污的后车兜儿上,在菜筐的罅隙里,竟然坐着一对双胞胎小男孩,倚靠在菜筐上玩拍拍手的游戏,他们笑得那般天真,不知人间忧虑。笑容干净,眼神澄澈,暖黄的阳光温柔地抚摸他们的脸颊。周围覆满污渍的环境和冒着油烟气的空气丝毫没有减少他们纯粹的快乐。男子听着后面传来的玩乐声,在欢声笑语中奋力蹬着车子缓缓归家,那一刻,仿佛就是岁月静好的样子。

有人说,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闹市的时光珊珊可爱,爱上深巷的平淡生活也未尝不可,摘一把春日的韭菜,饮一盅夏日的凉茶,尝一碟秋日的柿子饼,暖一把冬日的糖炒栗子,日日守着时间过,撷取蕴藏在人间的温情,彼时,在烟火的俗世里,携一壶浊酒静待巷口的斜阳落下。月光初上,你在,我在,人间在!

(谢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