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如夜空的星星,既含情脉脉,又铺天盖地”当点点繁星镶嵌在深蓝色的夜幕,当凛冽的北风再次吹拂,当思念如潮水向我袭来,我方知晓“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这话从何而来?我笑而不语,失神地望着苍穹,放纵着我的灵魂。月光之柔美,让得其光者超然于万物。我的思绪早已在这北风中腾飞。尘世喧嚣,条条框框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拼命想找一个栖息地,一个能送来清凉的慰藉,抚平我燥热的心的地方。但这世间变化速度之快像把镣铐,我被固定在原地。忽地,“想人间婆娑,全无着落;看万般红紫,过眼成灰。”不知曾几何时起,我有了诸多感慨。是因为这转瞬即逝的时间和这物是人非的世界吗?还是因为那颗仿佛丢失了一件珍宝而变得空落落的心呢?可笑的是,我还只是一个需要被爱滋润,需要温暖驱走我内心深处的寒冷的少年。更可笑的是,这些感慨很长,只有风在听我讲……
俄而,却有一股暖风徐徐吹来,使尘埃自由落体到了心灵深处。似有一道和煦的阳光照射在心田,也似有一块经受不住高温的巧克力融化在心底,身体内外都被这甜蜜的糖味环绕着。这份甜蜜敏捷地跳过心灵,沁人心脾,紧接着勾勒出一副精致、幸福的画面。记忆深处的那个场景,是在那个平凡而又质朴的家开始的。从每天晨光熹微起,一张溢满和蔼的脸和一辆白色单车似无处不在的大自然的气息一般陪伴着我。不知不觉中从温暖洋溢的白天不留痕迹地过渡到了安详静谧的夜晚,从“燕草如碧丝”的春季到“地白风色寒”的冬季,年复一年。林荫道上,车铃声在空中蹁跹,阳光透过树叶,落下斑驳的一大一小的身影和车影。因为有那个为我遮风挡雨的人在,无处不氤氲着香气。
那时的我,那时天真烂漫的我,最爱的便是抬头仰望星空,眺望月海,细数星星,不论大小。
“我一定要去寻找,就算无尽的星辰令我的探寻希望渺茫,就算我必须单枪匹马。”就是这样坚定的信念,贯穿了我整个漫长而艰苦的求索之路。清脆的车铃声再次在空中蹁跹时,霓虹灯代替了阳光,照映出车水马龙和一个弱小、孤独的身影。我推着自行车,任凭音乐在耳朵里打转,惊奇地发现居住了十几年的小城镇有了新貌,新得再也找不到那条林荫道了。从心底发问,这还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吗?一起居住十几年的邻居们一家一家地搬离在我心中早已扎根的小村庄。时至今日,小村庄的一半已是一幢幢挂满彩灯的大厦,在夜晚里熠熠发光。一半是废墟加上淹没膝盖的杂草,那片杂草最密集处,曾是那见证过最美的笑容的院子……随着被一夜之间拔地而起的建筑物夺走美好回忆的痛苦益日增加,我的感慨也越来越多。然而现在已没有人可以倾听我的心声,我需独自面对。我开始恐慌,我怕我独自一人跟不上这时代急于飞向明天的步伐。
又想起朱自清的《匆匆》。是啊,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可是,我何曾留下过像游丝一般的痕迹呢?更想起,“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我想,是时候了,我该怀揣月海,采撷星光了。于是,我决定与时光握手言和,在熙熙攘攘的岁月里,静下心来,等一场清凉烟雨,拂去内心尘埃;在漫卷不尽的红尘中,等一阵和煦清风,吹散内心阴霾。我将永远记得,曾有漫天星光,亮透胸膛。想着那张笑脸拥有者之所念,把所有的夜归还给星河,把所有的春光归还给疏疏篱落,把所有的慵慵沉迷与不前,归还给过去的我。我要请夜空中最亮的星见证:明日之我,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
那时的我,那时不甘于平凡的我,仰望星空,眺望月海,和星星做了一个约定,一个关于未来的美好的约定。
漠漠行云,龙飞凤鸣;雨云蒙蒙,涛声浪卷。消逝的永远消逝了,再不可能回头,存在的还依然存在。“一切开始于结束之后,生与死重叠,终点与起点重叠,一切终归湮灭,如镜像倒影。”
愿我能寄愁心予明月,只留那张笑脸永藏心底。
愿我能怀揣思念,如星辰般璀璨,夜夜流光皎洁。
愿我心中那片藏有一个身影的葳蕤处能星光闪烁,灼灼其华。
(作者系外国语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