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通大学 - 《南通大学校报》

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实践教学发展探析

作者:倩  刘  □文学院    
2022-03-16     浏览(137)     (0)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各种新兴媒体层出不穷,传媒业面临着巨大变革,媒介融合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对传统的新闻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其在经费拨款、设备条件、教学资源等方面相对来说都较为有限,因此面对的问题也更加紧迫。为了顺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地方高校的新闻实践教学需要积极开拓思维,寻求改革与创新,以切实培养出媒介融合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立足地方,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地方高校的发展往往更多地受到所在区域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无论是在师资状况、生源质量以及硬件设备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然而,很多地方高校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现实状况,一味仿效其他学校的模式,无法体现自身特色。这种实践教学的发展思路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

因而,面对媒介融合的新形势,地方高校的新闻实践教学不能盲目跟风,一味攀比,而是需要立足地方,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积极挖掘自我优势,形成契合自身、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思路,确立适合自己的实践教学方向和途径。同时,也只有坚持依托地方,以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并及时进行回应,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切实为地方发展服务,才能以自身的贡献为学生谋得更多的实践机会、提供更好的实践训练条件。这是地方高校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理性选择。

二、优化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突出媒介融合的时代特征

在媒介融合大潮的冲击下,媒体组织的运作、平台的架构、具体业务的开展等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些也对新闻实践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新闻实践教学必须突破传统思维,重新构建、优化,以突出媒介融合的时代特征。

具体而言,首先要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及时融入媒介融合相关内容,形成内容合理、层次多样、系统科学的实践课程设置,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其次,还需要顺应形势发展,不断强化实践教学力度。一方面,日常的专业课程要确保有充分的实践课时,让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尽可能多地获得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实践教学延伸到课外,如指导学生参与各种校园媒体平台运作等。通过这样延续性的训练,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巩固在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并能够熟练地加以运用。第三,要更加重视毕业实习环节的开展。学校要从师资、经费、实习基地建设以及管理等方面提升毕业实习环节实践教学的质量,真正发挥毕业实习的作用,推动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增强。

三、拓展整合教学资源,助力实践教学质量提升

媒介融合带来的是时代的飞速变化,为了能够及时应对这些变化,地方高校应该努力使得新闻实践教学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紧密对接。这就要求各个地方高校要学会借助外力,积极从社会各个领域发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进而推动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为此,地方高校可以尝试与各种社会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如可以携手地方媒体,开展联合办学,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或者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与媒介融合相关的实践训练项目。这样的合作,一方面使得地方高校能够及时了解业界最新的发展态势,时刻掌握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状况,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更便利的条件参与到专业实践活动中。对外部资源的拓展还可以体现为积极与校外单位合作,形式灵活地从外部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让他们进入校园,教授新闻实务课程,为学生传授实战经验,给学生带来最新的业界信息,这必将进一步促进新闻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媒介融合的兴起带来了传媒领域的巨大变革,同时也为新闻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地方高校要主动顺应媒介生态的变化,更加重视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